晴時多雲

國民黨殘留的封建威權結構何時方休?

國民黨內的王馬之爭日趨白熱化。一方面,前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宣稱特別費案一審有罪仍將參選到底,亦表示如果能有非本省籍總統,代表台灣走出了族群問題,「這是台灣的福氣」。另一方面立法院長王金平則表明不會參加黨內初選,並強烈批判國民黨初選辦法一開始就已為特定人量身訂做,是一場不公平的競爭。王金平並向國民黨中央提出三大警訊,包括少數族群政治菁英是否適合統治多數族群,儘速清理黨產、還財於民,以及馬英九特別費官司的變數。

從馬王之間激烈的言辭交鋒看來,似乎為了競逐二○○八年總統大位,雙方已不惜撕破臉,明槍暗箭紛紛出籠,所謂黨的團結和諧再難以維持。不過,國民黨二○○八年總統候選人由何人出線,原是該黨的家務事,旁人無須置喙,更不必站在特定人的一邊,為之猛敲邊鼓,歡呼助陣。吾人所關注的是,哪一位參選人所提出的政見能夠符合國家人民的需要,促進台灣生存發展,而非雙方的恩怨情仇。由此標準加以檢視,王馬兩人至今的表現似乎仍不符合外界的期待。然則,值得重視的是,在雙方攻防之間,顯然已把國民黨殘留的封建、威權之結構與習性表露無遺。尤其王金平提出的種種質疑,固然為批判馬英九而發,卻切中國民黨的要害。對這些問題深入探討,就能徹底了解國民黨為何在二○○○年失去政權,在二○○四年無法奪回政權,而二○○八年亦顯然陷入苦戰。

坦白說,國民黨之所以遭到台灣民眾的唾棄,至今猶未能翻身,首先是少數族群統治的優越感,仍未真正去除。誠如學者所言,國民黨少數統治的基礎,係建立在「恩庇侍從體制」之上。在此種體制下,對於穩固統治有所助益的特定階層成為國民黨籠絡的對象。譬如軍公教、特務警察等享有優渥的待遇,在物質較為困乏的威權年代,可以確保生活無虞,即使退休後,更享有終身月退俸與十八%優惠利率。如今部分退休將領、校長仍霸佔宿舍不還,甚至死亡後,後人仍繼續居住,皆為「恩庇侍從體制」所種下的惡果。此種不平等的制度,在政權輪替後乃成為改革的要務,遺憾的是,國民黨憑恃國會多數依舊蠻橫阻擋改革的落實,頑固捍衛少數族群的利益,因此與多數民眾遂漸行漸遠。

黨產問題亦如出一轍,無論是劫收日產、強佔民產,抑或透過轉帳、贈與的手段加以美化,皆不改其不公不義的本質。此等不當黨產在民主化後,儘速清理,還財於民,乃天經地義之事。無奈,馬英九掌握黨權後,毫無歸還的誠意,反倒加速變賣出脫,而帳目亦無清楚交代,只留下一片謎團。至於修改排黑條款,為特定人量身訂做,更反映出國民黨高喊反黑金,只是騙取選民的口號。當馬英九面對官司時,為權力謀,清廉改革皆可拋諸腦後,一切的障礙都必須加以排除,即使一審有罪仍要參選到底,司法的尊嚴被踩在腳下,露出一副誰能奈我何的蠻橫姿態?

二○○八年的政權爭奪戰,國民黨的敵人除了綠營之外,最大的敵人其實是自己。換言之,國民黨能否打敗綠營的候選人而重新執政,仍未可知,但國民黨若能痛下決心推動改革,打破黨內殘留的封建、威權毒素,揚棄少數族群統治的優越感,並且儘速還黨產於民,真正洗心革面,接受民主的遊戲規則,進行本質的蛻變,則國民黨在台灣的政治發展也許還有立足之地。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