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相較核能、燃煤,寧可選擇天然氣

◎ 林獻山

能源政策的基本就是1.電力供應穩定;2.經濟效率;3.環境負荷與安全。使用哪種能源發電可以滿足上面的各個層面呢?台灣九十%以上的能源都從外國進口,如何在煤炭、石油、天然氣等火力發電,核能發電,以及風力、太陽能、水力、地熱等再生能源上做選擇?是要非常理性冷靜做全面性的評估。

一九八六年車諾比核電廠事故,使得德國正視核電安全問題,雖然現任德國總理梅克爾一度有意暫停前任總理施洛德舊核電廠廢爐計畫,但二○一一年日本福島核災,讓德國決心走向非核家園。記憶所及,德國沒有地震沒有海嘯,況且德國的電廠管理,德國人做事態度,都讓德國人覺得無法承受核災於萬分之一,因此堅持非核家園。核能發電我們真的無法選擇,因為台灣禁不起福島核災發生在北台灣。

民進黨重新執政後,積極開發再生能源,尤其是風力發電及太陽能發電。但基本上再生能源無法成為基載電力,夏天常是用電高峰,然夏天無東北季風,風力發電無法彌補尖峰用電,此時太陽能發電可以適時派上用場。但是整體上基載電力仍必仰賴火力發電。火力發電中天然氣是最潔淨的能源。台灣北部並無天然氣接收站,可以供應電廠所需的天然氣,所以才有此次觀塘接收站的建設。事實上中油已將開發面積縮小到十分之一,儘可能保護觀塘藻礁。

談到生態環境保護,日本算是模範生,尤其對樹木、對珊瑚的保護。然而當遇到國家利益,國防安全時,有時候也難免要犧牲。上個月沖繩知事選舉結果雖然自民黨所推出的候選人未能當選,但是普天間基地遷移到名護市邊野古的工程仍持續進行,雖然邊野古灣有七萬四千群體珊瑚會面臨轉移後死亡的命運。也因為對國家利益的堅持,讓安倍晉三即將成為日本戰後任期最長的首相。

(作者為京都大學環境工學博士,現任生技公司研發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