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科舉作文復辟?

◎ 林志翰

今年一月底,大學學測正式將國文寫作首度獨立施測,八十分鐘考兩大題,滿分為五十分。國文選擇題部分滿分為一百分,選擇題得分除以二後加總國文寫作分數,即為國文成績,再轉換成十五級分。

以A、B兩位同學為例,A同學選擇題得分九十六分,國文寫作二十五分,國文成績為七十三分,拿到十四級分;B同學選擇題得分六十八分,國文寫作四十分,國文成績為七十四分,拿到十五級分。大學學測科舉作文復辟已真實上演!

首先,國文選擇題主要測驗學生對文學的瞭解程度,寫作則是測驗學生的論述與批判思考能力,兩者都很重要,為何獨厚國文寫作,國文選擇題得分要除以二呢?

六本國文課本、六本國學常識再加上厚厚的一本古文觀止書籍,只佔了國文成績的一半比例,投資報酬率低。天馬行空的國文寫作分數比例也佔一半,難道是鼓勵學生多多補習作文,套用寫作格式賺取分數嗎?

其次,國文寫作著重學生論述與批判思考的能力,今年大學學測的兩個題目真有發揮如此效果嗎?

第一題為圖表題,請考生根據實驗,分辨資訊科技如何改善人體大腦處理資訊的方式;第二題考楊牧的新詩《夭》,請考生透過感官描寫,並以「季節的感思」為題寫作。

第一題屬於開放論述題,爭議不大;第二題考楊牧的新詩,不少考生難以精準解讀。再加上作文評分主觀意識濃厚,國文寫作一分可以抵上一題二分的選擇題,也就出現上述A、B兩位同學選擇題差二十八分,但國文級分成績卻逆轉的現象。

九月初全國高三生第一次模擬考國文科寫作的第二題考古文,要學生闡述並延伸意義。學生無法精準理解古文意涵,寫作出來的文章自然偏離主題,八股般的古文又何來看見學生批判思考的能力?

至於閱卷者喜歡詞藻華麗,但偏向抽象或情感宣洩的散文?還是內容豐富卻文字樸實的論說文?閱卷者喜歡有固定格式的作文?還是跳tone思考的文章?太多影響考試公平的不確定性變數,誰又能告訴考生正確答案呢?

(作者為教育工作者)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