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你的飯碗 大家的健康

◎ 陳靖原

新「空污法」上路之後,許多柴油大貨車司機擔心影響生計,陸續在各縣市集結抗議。環保署長李應元親上火線說明,並釋出「循序漸進」及「專案輔導(補助)」兩大措施,說要「兼顧健康與飯碗」,此勇於面對問題不閃躲的態度值得肯定,卻有人批評說是「逢選舉而退縮」,此說法不太厚道。

改善空污人人有責,而你的飯碗不能危害到我的健康,更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可是,污染非一天造成,也不可能急功近利一夕之間就獲得改善,一聲令下要所有的高污染柴油車馬上都不准開上路,則只有專制國家才做得到。因為一輛柴油大貨車動輒四、五百萬元,很多的車主開了十多年連貸款都還未繳完,即使被迫歸零卻仍要持續繳貸款,情何以堪?要安裝濾煙器,也要十來萬元,對車主確實是沉重的負擔。因此,考量柴油大貨車司機生計的困難,在執行面上採取緩進及補救方案,是務實的做法,若說是選舉考量則太泛政治化了。

今天我們所處的環境越來越惡劣,所以環保法規與時俱進是必然的趨勢。對產業界而言,面對的是國際市場,不做好環保,不提升產品性能,就沒有競爭力。但改善污染的成本,產業界必須自行負擔。印象所及,由政府拿錢來補助業者的前例,似乎只有農委會曾對於中小型養豬戶提供每頭豬約數百元補助,用來改善污染防治設施。環保署今天面對貨車業主採取弱勢個案專案輔導的方式,以減輕受影響車主的負擔,應是同樣基於兼顧社會公義與弱勢族群權益的施政考量,希望在貨車司機生計、民眾健康之間取得平衡點,此負責任的態度,值得肯定。

(作者從事環保業)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