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食安 藥安

◎ 曹耀鈞

日昨貴報詳載黑心藥商涉嫌自中國進口製藥原料,偽製降血脂藥「冠脂妥」,實際服用偽藥人數難以估算,一年不法獲利近七千萬元。主嫌一干人等遭檢方起訴具體求刑廿年,而新北地院依違反藥事法判處主嫌徒刑八年又十個月,但檢方認為判太輕,表示「一定上訴」。筆者對於本案檢座強力支持,原因無他,蓋因類似之案件層級實已從食安嚴重至藥安等級。一般商人從製造或買賣商品賺得之合理產品利潤,百姓庶民一向無從置喙。但從前次的黑心油事件之後,相關涉案公司及人員均一一受到相對應的懲治,也因政府及民眾對食安議題均有高度的警戒及自醒,近來食物安全議題亦感覺稍微獲得緩解。但是,藥品的偽製販賣,犯罪者圖的不只是商品的超額利潤,而是建立在我們同胞的病痛之上,不只沒有救治之可能,更有加深危害之必然,如此行為實在令人深惡痛絕。

筆者因為研究及國際審稿需要,偶有接觸國際學者,他們每每詢及我國的詐騙手法到處橫行,雖然我因身為國家公民的責任,經常起身辯護政府的多所努力作為,但是諸如蓄意製造假藥及偽藥的罪行,如此明目張瞻地突破人類道德底限的劣等人性,確實天理難容。持平而論,台灣的醫藥水準一向在國際上頗獲讚譽,假若法院審視該等不良藥商未能嚴懲量刑,怎能指望對那些在暗地裡觀望圖謀暴利的黑心罪犯有恫嚇效果呢?抑或換來他們認為值得冒點小險持續製造戕害人命的藥品?答案不言可明。不久之前,在中國大陸發生假藥及假疫苗事件之際,即有媒體指稱中國大陸人民可能到香港或台灣來跨海施打疫苗。這不啻是對我國醫藥水準的一大信賴象徵,但是若諸等案件不能速審嚴辦,怎能侈言政府近年力推的醫療外交或醫療旅遊的展望性呢?

(作者為高雄市科技管理學會監事)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