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誰問小baby? 托育政策中被忽略的核心

◎ 莊宏達

今年八月,政府端出托育補貼政策,積極推動零至五歲的嬰幼兒托育。社會上為了補貼款項的分配,從家長、保母、托育中心,到政府推動單位,相互間爭論不休。大人們關心的是成人間的經濟利益分配,但是整個托育政策的主角,被托育的嬰幼兒卻無人為他們發聲。這些嬰幼兒的成長發展在這個托育政策下,會是蒙利或受害,才是整個政策該關心的核心重點。

一個人身心資質的奠基,是在兩、三歲以前,且越早期越重要。從人類大腦的發育來看:出生時的大腦是成人的25%,到一歲時已達66%,成長了40%;兩歲時達到80%,再成長了15%;三歲時達85%;其餘的15%是在往後二十年內完成的。也就是人類的大腦,有一半以上是在出生後兩歲內成長的。

人出生到兩歲的成長,不只需要身體安全、健康、營養的照顧,更需要外界人際互動、語言文化的刺激,以建立起嬰幼兒未來心智發展的基礎。可以說,兩歲以前是人的心智,從空白開始孕育發展的關鍵期:一歲前要建立起基本的學習技能;兩歲前要建立起個人的行為模式、人際互動和基本認知。這些都是往後身心發展的基礎,全賴整天相處的主要照顧者所給予的外在文化刺激。這段時期養育上是否用心,關係到孩子一生資質的發展。

若能以政策性更高的補貼,順應女性母愛的特質,鼓勵母親全心親自照顧自己的嬰幼兒二至三年,才是鼓勵女性生育的良方,也是有利於長遠社會人才發展的策略。何況,嬰幼兒只有到三歲以後,才能忍受與主要照顧者的短暫分離,才是合適被外送作半天的托育。

兩歲以前是嬰幼兒心智發展的關鍵期,三歲以前最佳的照顧者是自已的母親,鼓勵母親自己照顧嬰幼兒,應就像鼓勵母親親自餵母奶一樣,是值得被制定的政策。一世代嬰幼兒的成長,關係到二十年後整個社會年輕人的資質。為了短期幾年家庭經濟收入的考量,可能換得將來幾十年的家庭及社會成本的付出,是否值得?實在值得主政者深思啊!

(作者為小兒專科醫師,35年早期療育的工作者)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