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法國憲改與台灣媒體

■ 王思為

法國總統大選的第一輪投票(四月二十二日)日漸逼近,台灣媒體除了曾經注意到代表社會黨出馬角逐總統大位的候選人是一位貌美的中年女性賀雅爾(S. Royal)之外,對於這次選舉各政黨的政見內容或是此次選舉所代表的意義等等,根本沒有興趣報導。不過,仔細觀察法國的憲政運作情況與所遭遇到之難題,或許可以為國人帶來一些民主的啟發與省思。

最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居於民調領先地位的三位候選人,都不約而同地對於第五共和的憲政體制有所檢討,他們的立場,有屬於較為溫和的執政黨候選人薩科茲(N. Sarkozy)主張積極改善第五共和的政府治理效能,以及立場較為強烈的主張走出第五共和、建立第六共和的賀雅爾與中間偏右的貝胡(F. Bayrou),賀雅爾女士甚至具體提出當選後將於今年秋天召開制憲國民會議,制定第六共和的新憲。

這個憲改或是制憲的議題,確實也為已經相當緊繃的選情引燃更多的議題戰火,甚至可能成為第二輪投票時切劃左派與右派的關鍵主張。

建立第六共和的主張並非今天才出現,極右派的候選人勒班(J-M. Le Pen)馬上也跳出來說,他早於一九九五年就已經把這個議題作為當時競選總統的主軸,當然事實上還有於二○○○年時就已經成立的「建立第六共和公約」(C6R)的組織,這些從左派到右派的人,今天同時都提出了建立第六共和的主張。

簡單地說,就是有許多的法國人認為第五共和已經到了不合時、不合用的地步了,他們對於第五共和可能發揮的憲政能量感到失望,所以認為建立一個全新的共和型態,對法國的民主深化、現代化還有跟全球化接軌,是一項較佳的選擇。

第六共和的主張最終是否會獲得選民的支持,尚在未定之天,然而縱使對於第六共和贊成與反對的意見不一,卻沒有人或媒體說什麼提出建立第六共和就是「開民主倒車」、「搞鬥爭」、「唯恐天下不亂」等等非理性說辭攻訐對手。

這種提出願景,接著對自己政黨的主張加以申辯、完整論述的競選文化,配合上媒體專業的議題探討能力,讓整個議題的公共性浮現,讓社會持續地對議題思索保有深度與廣度的探討,讓每次的議題討論都是邏輯嚴謹的思辨交鋒、都是精采豐富的政治教育,而不會流於無奈的意識形態二元對抗與淺碟式的弱智八卦話題,不禁令人佩服法國這個老牌民主國家的政治文化與思想教養的素質。

今天台灣是否需要「第二共和」甚至是「第三共和」,尚有相當的討論空間,但憲政改造絕對是個相當重要且急迫的公共議題。除了陳總統所說憲改的目的在於確認台灣過去幾十年來的民主奮鬥成果之外,憲改同時也是檢視我國民主內涵與政治文化深度的一個指標。此刻當全世界都在關注著法國的共和進化時,台灣又將有如何的表現展示於世人呢? (作者為法國巴黎第五大學政治學博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