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賴昱伸與妻子結婚宴客時,請來北管藝員演出,成為婚禮大亮點。(賴昱伸提供)
筆者賴昱伸與妻子結婚宴客時,請來北管藝員演出,成為婚禮大亮點。(賴昱伸提供)
舞台上的布幕拉起,一陣清脆的拍鼓聲倏地響起,厚實而沉穩的大鑼聲,咚、咚、咚緊跟著來。台下許多人還沒能反應過來是怎麼回事時,一盞燈往後方打去,嗩吶聲揚起,大小鈔拍打著節奏。
北管藝員身穿白色漢服,胸前別著一朵紅花,頭戴草帽,一邊專注地演奏著手中的樂器,一邊一步一步往前行去。在隊伍的最後,跟著的,就是笑臉迎人的一男一女,揮著手跟周遭的人群打招呼。
這不是什麼傳統戲曲的演出,也不是迎神賽會的場合,而是我的婚宴。
在第二次進場的時候,我們沒有發送小禮物,也沒有準備婚禮歌手,而是安排了來自宜蘭頭城的傳統北管軒社協蘭社來帶新人入場。在我們進場之後,也安排了協蘭社在台上演出了長達三十分鐘的唱曲,在我們逐桌敬酒時做配樂。
北管的橋段,意外成為婚宴的亮點,當天參與的賓客們,好多人臉書都上傳了這則北管場景,就連沒有到場的朋友們,也都聽聞了這一段,大家最好奇的問題不外乎是:「怎麼會選擇以北管帶新人入場?」
對我來說,這問題本來就不是問題。在台灣漢人的傳統中,熱鬧的北管音樂,本來就是各種喜慶場合,無論是迎神賽會、新居落成、祝壽、迎春或婚禮必備的音樂。
所謂「北管」,是相對「南管」而言。南管是起源於福建泉州的「南管」,是在歷代戰亂中從逃往閩南地區的中原人士從中原音樂的基礎上發展出來的,然後再隨著閩南移民流傳到台灣。南管曲調通常較為「雅」、緩慢,演唱的語言,是以閩南語的泉州話為主。至於北管,據信是在十五世紀從華中一帶傳入閩南地區,然後在十七世紀隨著閩南移民傳入台灣。北管音樂較為活潑、熱鬧,因此很快受到一般普羅大眾的歡迎,成為各種喜慶活動常見的音樂。除了樂器演奏之外,北管也有曲牌的演唱、以及戲曲的演出。
有趣的是,因為北管最早是傳自於華中地區,所以唱曲或是戲劇口白使用的語言是稱為「中原音韻」、「中州韻」的湖廣話。問題是,幾百年來,中原音韻有了改變,早年沒有錄音設備,大多靠著樂師口耳相傳,「走音」無可避免,所以在不同軒社、不同劇團所唱的北管戲,發音總有些許不同,有些偏閩南語一點,或者乾脆改以閩南語發音,有些聽起來像客家話,但更多是使用一種介於閩南語、客語、華語之間的一種獨特的北管語言。
對於從小在充滿大小廟會的萬華區長大的我,即使對於北管的了解僅止於皮毛,然而北管音樂的聲音卻一點都不陌生,而且充滿回憶。
北管音樂的起手式,通常是以清脆的「拍鼓」聲開始的。能夠敲拍鼓的樂手,稱為「頭手鼓」。一般西式樂隊的編制,會有一名指揮來掌控全場,但在北管音樂裡,並沒有像西方音樂那樣的指揮,而是以頭手鼓作為北管樂團中的靈魂人物。頭手鼓要以各種敲打節奏、手勢來告訴整個北管樂團中每一位樂手該如何演奏、該以什麼樣的速度與拍子進行,何時開始、何時結束。
北管曲子通常是以拍鼓「各、各、各、各……」的單調聲音為提示開場,接著,大鑼、鈔、嗩吶等樂器,漸次加入,然後速度加快,終於成就鑼鼓喧天的熱鬧氣氛。
每次聽到「各、各、各、各」的拍鼓聲,總會令我相當興奮。腦海裡總會浮現兒時,遠方傳來北管樂聲時,爸爸或是阿公趕忙帶著我出門去看熱鬧的畫面。幼時的我尚矮小,到了現場總是被層層的人群擋住,對於眼前的熱鬧只聞其聲,難見其影,爸爸跟阿公都會溫柔地抱起我,把我架在肩膀上,一邊問我「有看著無?」然後一邊熱切地向我介紹「這是七爺八爺」,再不厭其煩地跟我講著七爺八爺的故事。
他們原本是一對好友,有一天相約橋下,身材較矮小的八爺先到,高大的七爺出門時,剛好下起了雨,他趕忙回去拿雨傘。但突如其來的大雨讓河水暴漲,守信的八爺不敢離開,最後終於被河水滅頂。七爺拿著雨傘趕到時,發現好友居然已經溺死了,悲慟之餘,也上吊自殺以殉摯友。玉皇上帝為他們的守信與堅定的友誼所感動,所以將他們收為駕前的部將。故事講完了,爸爸也會藉機提醒我,「守信」的重要。七爺八爺的故事,就是我最早聽到的童話故事吧。
鑼鼓聲繼續響著,嗩吶高亢的聲音也在空氣中迴盪著。轉眼間,我已不再是當年在萬華加蚋仔街頭被阿公、被爸爸扛在肩上,探頭看著廟會的小男孩了。童年記憶中的北管樂聲,成為了我婚禮的伴奏音樂。
在北管樂聲中,我們一步一步往前;婚禮結束了,人生的路還很長;北管的樂聲休止了,但總會再揚起。我衷心期盼,就像它曾在過去幾百年間陪伴很多台灣人走過人生道路一樣,能夠再繼續陪著一代又一代的島國孩子,走過悲歡離合的人生舞台。
(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