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破壞古蹟是全民之辱

◎ 呂清夫

最近桃園神社(忠烈祠)建造人春田直信的後代率眾來到台灣,包括第二代、第三代及屬下員工大隊人馬蒞臨,第二代人就在桃園長大,生於斯長於斯,故對每一物件似乎特別有感情,這時桃園已不是「他者」,而是血濃於水或人不親土親。除了感激桃園政府維護園區的用心,也為了表示一點對於故土的回饋,還捐款給桃園修繕神社,另一筆捐給新近入祀的敬鵬火災殉職的消防隊員之家屬。有人說園區是台灣族群融合的最佳典範,其建造者雖只是當年總督府的庶務官,然其建築風格融合中國唐代、日式風格、台灣近代建築等三大特色於一爐,細部施作如屋簷下的山形牆尤其精美。

三十年前桃園本已招標拆除重建神社,幸賴當時得標的李政隆團隊慧眼獨具,覺得這樣美麗的建築拆不得,並毅然放棄得標。轉而奔走於古蹟的維護,引起學者們在媒體上與主張拆除者唇槍舌劍,如吳密察認為,拆除神社是一種改朝換代的不共戴天之封建思想。同樣是外族建築,為何安平古堡列入第一級古蹟而神社反而要拆、同樣是國恥象徵,為何紅毛城列為第一級古蹟而神社則否?

回顧第六世紀東羅馬帝國興建的聖蘇菲亞大教堂,這是世界上最美麗的穹窿圓頂建築之一,規模僅次於羅馬的聖彼得教堂。然在十五世紀被鄂圖曼帝國的土耳其人入侵,並宣告滅亡。當時的聖蘇菲亞大教堂不但沒有被付之一炬,反而好好保存,進而轉型為伊斯蘭教堂,教堂之中,基督教的聖像等遺跡都還存在,成了世界有名的宗教博物館,外形也變成後來伊斯蘭清真寺的範本。

所以外族建築仍舊可以跟當地和平共存。至於我們破壞的古蹟其實不限於外族建築,對於傳統建物一樣磨刀霍霍。廿年前植物園內有個咾咕石園林,那是園內二級古蹟布政使司衙門的後花園。咾咕石原是海底的天然珊瑚礁石,獨具斑剝的風味,但是被林業試驗所認為年久失修,對遊客有危險,必須拆掉,以便擴增所謂「多肉植物區」,其實「擴增」才是重點,其他多是藉口。當時北市府民政局曾經嚴詞指責林業試驗所「帶頭破壞古蹟,令人痛心疾首,是全民之辱」。原來民政局早已邀請學者會勘,同時已經正式行文林業試驗所,不料仍舊慘遭拆毀。

所幸桃園神社能及時保留下來端賴李政隆建築師,他不但是個古蹟修護的專家,更充滿宗教情懷,他修復了台灣很多著名的大廟,深知古蹟得來不易。他原是慈濟功德會的核心幹部,一場大病之後又使他成為恩友教會的牧師,他在全台創辦了廿二所恩友教會,每日供餐給四千個街友,完全不求回報。這樣一顆不忍人之心,自然更不忍心破壞古蹟,可知古蹟保護的背後存在著無底的美善基因!

(作者為大學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