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林濁水的中間陷阱

■ 高志仁

林濁水先生於〈從穩健台獨論民調 〉一文表示,近十幾年來,「既是中國人又是台灣人」的認同,一直維持在四至五成之間,「這現象是表示純中國人轉變到純台灣人的認同過程中,既是中國人又是台灣人是一個暫居的過渡階段造成的。」而這些所謂「階段性既存的中間人士」就是穩健台獨派所要吸納的,從而「使獨立極大化」。對於林先生所詮釋的這塊所謂中間立場版圖,我提供一些反思。

其一,這些中間人士的思維與認同,不一定是那麼整齊劃一從純中國人向純台灣人移動的,所謂「過渡」,可能是反覆迴旋的移動,也就是有可能先從中國或統一認同中游離出來,再反向往中國或統一認同靠攏,雖然最後仍可能再度疏離此一認同。

其二,林先生表示,由於法邏輯的主權排他與唯一本質,形成規範制約,再加上目前台灣不受外來政權統治的客觀獨立現實,在兩者持續的作用力之下,中間選民終將隨著統派的消失而消失。

然而,在統派消失的終極現實出現之前,統派自然有其存活策略,尋找生存的出路,而統派主要出路之一,很可能就是所謂「不統不獨」的主觀立場。因為,既然論法理、論現實都不通,那麼就在主觀意識形態上去和法理及現實周旋吧。這周旋策略迄今頗見成果,連林先生這位「台獨理論大師」都認為不統不獨主觀立場和主權法理、獨立現狀鼎立而三,是台獨建國工作者必須仔細拿捏的三項現實。

綜合以上兩點,在反覆迴旋的認同移動中,所謂「不統不獨」的中間立場,就不再一定是一般認知的等同默認台灣獨立的現狀,反而可能是抗拒這現狀、至少是試圖與之迂迴對立的意識或下意識作用。這些無論是陳總統過去的新中間路線、林先生的穩健台獨路線,或是貌似平和理性的主流論述都極為珍視的「中間力量」,其本質可能是負嵎頑抗的姿勢,不再那麼「中間」了。

於是,著眼於吸納此一「中間」版圖的政策規劃,其效果不必然是獨立的極大化,反而可能是獨立的反挫,使得台獨無法穩健前行,這是林先生的穩健台獨路線必須注意的地方。

(作者為雜誌撰稿)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