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日本孤立死現象

◎ 傅延文

今年三月,日本少額短期保險協會公布以加入保險為對象的調查報告中指出,孤獨死的人數幾近是倍數增加,尤其是男性的比例。日本全國平均壽命男性為八十.七歲,女性是八十七.一歲,但孤獨死的均齡則在六十歲,且平均在死後十七天才被發現。又死因以病死和不明的比例最高,其次為自殺和事故。

日本社會所稱的「孤獨死」或「孤立死」的現象,雖然沒有統一的定義,日本官方使用的也是「孤立死」,不過大抵上都是指一個人在沒有親友的照護下,於自宅中死亡,經過一段時間後才被發現。亦有論者進一步認為孤立死則指,個人主動或被迫的孤立於親友、地區、職場之外的一個無緣社會中,最後孤單的死去。

進而對照日本有關婚姻、出生及老年人口的比例,孤獨死的現象看來還會持續增加,且由於日本人租屋的比例甚高,因此對於房東來說,如何去善後及整理都是一筆不小的支出,所以也發展出了相關的保險產品。另一方面,孤獨死的增加,也會加重檢警相驗的工作及支出,因此在預防上,日本厚生勞動省推出一系列的對策,鼓勵獨居人加入團體活動,以及透過醫療網、聯絡網、天然氣使用狀況監控等,並從心理層面提供支持,維持身心健康。

雖然每個人終究必須獨自面對死亡,但孤獨死的現象對於整體國家而言,仍是基於對人性尊嚴的重視以及社會安全機制上的一個環節,且過去我們以為六十五歲以上的老年社會發生孤獨死的情況會比較多,但實際上五十到六十五歲間的壯年比例也不少。而在台灣步入高齡社會及單身比例增加的同時,就整體上來看,應不至於比日本嚴重,但在人口結構持續改變的情況下,政府似乎仍需有一套持續改進的方法和對策來面對孤獨死比例增加的議題。

(作者為日本早稻田大學法學研究科碩士生)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