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主權是經濟之本

■ 戴正德

寒假中有位年輕的突尼西亞國之經濟學者前來訪問我,他對台灣的政情及過去數十年來的經濟發展十分有興趣。但他不解為何目前台灣有些人卻要捨棄對政治獨立自主的追求,改以民生經濟為執政主軸的強調?他以回教世界為例說明新興國家無不以政治的發展與國格的確立為首要目標,一個國家假如沒有國格及鞏固的政治取向為後盾,再多的拚經濟與民生都只是海市蜃樓的幻想。雖偶爾可能會有一時的富裕,提升了的生活水平,但那是無根無實的,隨時都會因認同走向的改變而功虧一簣。只有當一個國家真正確立其主權與國格後才能有穩固的經濟發展。

假如台灣人民要的只是民生經濟的發展而把國家主權與獨立的追求束之高閣,台灣的經濟將會是漂浮無根的。有些總統權位的追求者一直不敢勇敢主張台灣獨立、正名與制憲的重要性,想討好統派人士,只強調中間路線,這些人如果真的選上了總統,台灣的前途將是灰暗的。經濟的發展不能沒有國家獨立與主權的確立為後盾。我們當然不會捨經濟的發展去追求國格的建立,但也不能只走中間路線去發展經濟,妥協只會把台灣帶進深淵無以自拔,唯有肯定阿扁的「三要」同時拚經濟,台灣才有希望。民進黨的天王們,假如不能宣示對「台灣要獨立,要正名,要制憲」的支持並決定往這條路走下去,就不值得台灣人民的支持,四大天王外,我們沒有其他的人了嗎?

再則看到天王們個個滿口華語,也令人憂心台灣認同的倒退,很可惜,阿扁浪費了七年後才覺醒,至少他醒過來了。台灣已經沒有再多餘的七年了,天王們豈能不正視它?

「三要」的路現在就要走下去,誰能以「三要」為使命,台灣人民就應支持他,而且不要忘了台灣主體意識的表現雖不能以說「台灣話」為批判的標準,但少說母語的,也一定不會尊重台灣這位年邁的老母。

(作者為台灣教授會副會長、中山醫大院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