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台灣的清廉印象

◎ 徐仁輝

國際透明組織公布的二○一七年清廉印象指數,台灣在全球一八○個國家地區中排名第廿九名,較二○一六年進步兩名,屬於全球前六分之一的較優行列。此彰顯我國多年來民主轉型與廉政建設成果獲得肯定,但同時亦意謂仍有努力與進步的空間。

國際透明組織所引用的資料主要來自全球透視(GI)等八個著名機構;這些機構的評比資料,除了國際管理學院將台灣分數降一分外,其餘七家的給分皆進步或維持不變,此表示大多數機構對我們的表現皆持正面看法。

這些國際機構是如何進行評比呢?主要係針對外商與企業人士進行問卷調查,以及委託專家進行專業評估。問卷調查是受訪者主觀的感覺評分,非客觀的事實證據。因此除利害關係人的主觀評量外,尚需透過專家對各國的法令規章制度進行客觀的檢討,分析其反貪腐的周延性與有效性。

清廉印象指數的評比,透過共同的衡量基礎,兼主觀與客觀的衡量,可建立國際間相對性的評比分數與排名;促使各國政府有所警惕,改革其法規制度與加強行政、司法管理,社會與公民亦能因此重視反貪倡議行動,給予政府壓力。

清廉印象指數排名以企業人士為主要訪問對象,凸顯官商互動係孳生貪腐的溫床;台灣透明組織長期進行的民調亦顯示官商勾結特別值得關注。企業以賄賂民代或官員方式影響政府政策制定,獲得營業許可、政府補助或採購等貪腐案例層出不窮。因此政府應著力於防杜官商不當互動,如對於行受賄、政治獻金、利益衝突、採購倫理等加強規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貝克(Becker)更疾呼去除貪腐問題根本之道,在於減少政府對於經濟的操控;因此政府應隨時檢討放寬管制,不僅可激化民間活力,更可減少貪污事件的發生。

我國廉政建設雖已推動多年,相關機構的協調合作仍有待加強,對於公務員的倫理準則與民眾的反貪腐教育,應多加重視,有效的防貪與反貪,期待明年有更佳的表現與名次。

(作者為台灣透明組織協會理事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