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幻象 黑鷹 危機意識

◎ 黃征輝

這禮拜一深夜,空勤總隊一架黑鷹直升機為執行蘭嶼緊急醫療轉診任務,因天候太差在起飛不久之後墜海,機上六人下落不明。

看到這則新聞,我直覺聯想到那天是入冬以來最寒冷的一天。再依據我在海上航行十餘年的經驗,「氣溫越低」通常代表「風浪越大」。因而心中猛地冒出一個疑問:當晚風速會不會超過黑鷹直升機的作業限制?

上網查中央氣象局資料,那晚蘭嶼最大陣風達十二級(六十四至七十一浬/時)。再查《行政院國家搜救指揮中心作業手冊》,黑鷹直升機的啟動風速限制為四十五浬/時以下。

從以上兩項資料可以明確看出,那晚失事的直升機是在「超越天候限制」下作業。

這次意外事件的原因,是直升機駕駛技術不佳,或任務指揮官沒有危機意識?

不久前幻象機墜海意外,不也有類似原因?

當時為夜暗,又進入雲雨區,在瞧不見丁點星光的渾沌環境中,何子雨駕駛的幻象機高度僅五千二百呎,時速五五六公里。這時何子雨如果進入「空間迷失」,慌亂中緊急將機頭「往上」拉,其實是「向下」,幻象機只要數秒至十餘秒就會撞擊海面。

假如我是當日現場任務指揮官,如此渾沌不清的環境,若不取消任務,也必會將演訓的場地轉移至「無雲雨區」。需知,參謀都是在室內、無風無雨、溫度適宜、安全無慮的環境中撰寫演訓計畫。實際執行任務的現場環境呢?

誠然,「誓死必達」是崇高的理想,然若現場任務指揮官缺乏危機意識,最終付出的可能是自己或下屬寶貴的生命。

(作者為海軍前張騫艦艦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