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澄社評論)民主可以多元不能分裂

◎ 何信全

最近勞基法修法,朝野又是鬧成一團,修法反對,不修法也反對,讓人看得一頭霧水。除了為反對而反對之外,政黨之間理性論辯空間蕩然無存。尤有進者,朝野不是針對議題在國會進行論辯,而是搶議場佔講台,惡性競爭模式,與馬政府時代如出一轍。平心而論,勞工議題確實是資本主義經濟體制的痛處,如何在理念與施行效應落差之間,制定真正能保障勞工之政策,值得朝野多費心評估。然而國會惡鬥,完全壓縮了理性決策的空間。

民主是台灣多少人犧牲奉獻得之不易的成就,也是國際困局中得道多助的重要憑藉,更是在對岸打壓下國人捍衛自由民主生活方式團結彼此之核心價值。民主誠然是多元運作體制,公民價值觀多元,政黨與各種公民團體立場多元,彼此互動而形成複雜甚至對立的動態體系。正因為如此,如何透過適度整合維繫社會均衡穩定就顯得無比重要。民主可以是良性競爭,既能除弊也能興利;民主也可能陷於惡性循環,彼此不斷拉扯使國家治理失能。

無論如何,一個欠缺整合的自由民主體制,如果多元對立中欠缺某種內在凝聚力量,除了治理失能之外也將導致社會分裂。政黨之間不顧忠誠反對之義,一切以拐馬腳為上策,以便從中獲取政治利益,也許是民主國家常見現象,但此種完全以政黨利益凌駕國家利益絕非民主的真諦。當今世界強人政治當道,極端民粹崛起,民主置身其間,如何依循公共理性以展現優質民主,避免多元陷於分裂使強人政治有可乘之機,值得新興民主國家的台灣深思並引以為戒。

尤其近來兩岸關係越趨緊繃,為了捍衛台灣自由民主生活方式,政府著眼區域防衛的戰略觀點,除了強化本身軍事實力之外,也加強與民主盟邦防禦聯繫。然而儘管外部防衛堅實,如果台灣社會內部欠缺整合與凝聚,以致禍起蕭牆,難免有導致成也民主敗也民主之虞。就此而論,如何在民主機制下紓解社會對立並進而導引內部整合與凝聚,除了有助提升國家治理之外,應該也是執政當局強化國安的當務之急。

(作者為政治大學哲學系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