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搬出龍發堂之後

◎ 蔡銘燦

存在近半世紀的高雄龍發堂,因爆發疫情,遭衛福部下令須全面移出治療。五百多名精障患者,被迫遷離,何去何從,能否適應新環境?未來還「回得去」嗎?在在令家屬感到不安。

精神醫療已普遍為民眾所接受的今天,被認為非正規且欠缺專業治療的龍發堂,猶有其存在的空間,且深受家屬信任與交託,必然有它獨到之處。衛福部應深切了解,醫療之外,還有哪些是政府所欠缺,應予彌補。另一方面,精神科醫師看待並評論此一事件時,應以人文關懷角度,給予病患與家屬鼓勵及正確醫療知識,善盡社會責任。

這次龍發堂爆發疫情,違法經營的老問題才又再度浮上檯面,這就像最近違建公寓頂樓加蓋隔間出租,等到發生火警釀出人命,才引起相關單位重視,卻為時已晚。令人不禁要問,公家機關為何總要在付出代價後,才想到積極處理?

精障患者家屬為何捨棄所謂的「正規治療」,而要把病患送去龍發堂,甚至願意「一次性繳清」,必然有他們不得不的理由。衛福部面對這棘手的陳年舊案,處理上,無須處處搬律祭法,把情放在前方,以病患和家屬權益為最大考量,或許比較符合人道精神。

(作者為藥品行銷人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