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民主化、台灣化,在政治形式裡似乎實現了。反映在公職選舉,非中國國民黨人已可取代執政,甚至中國國民黨若不去「中國」,在台灣已無翻身機會。但文化上,台灣仍籠罩在戒嚴長期化的黨國餘緒:文化上趨附中國,敵視民主,並執迷於落後、守舊、封建性。
這是在政治似已取得勝利的非中國國民黨,以民進黨為代表的政黨,仍須面對的民主化、台灣化未盡鞏固的因素。民進黨執政了,附和在黨國體勢權勢圈的文化界依然如故。民進黨政治人物許多是吸收其養分長大的,心中也大多仍是這樣的文化形影。台灣社會也一樣。
徒有政治轉型,沒有文化轉型;只有力的拚命,而無心的覺醒。民進黨若非中國國民黨的反台灣性、非台灣性,而具有並不公平的競選優勢,並不能保證台灣的國家不會被中國國民黨復辟。二○○九年,馬英九的「奉公守法、清廉自恃」偽善,顛覆了陳水扁政權,就是危險的警訊。
民主化、台灣化的發展,檢視李登輝時代的教育改革,加強了台灣性,讓一九九○年代以後出生的台灣人,不分彼此,建立新認同的初步視野。但並非結構性改變,而是因領導國家是台灣政黨或中國政黨而異。在馬英九時代的反動顛覆,必須經蔡英文時代的撥亂。台灣並未形成邁向國家正常化、進步性的國民養成文化視野。中學國語文教科書的文白之爭只是形式之爭的一端,內容呢?精神呢?面對世界的進步,台灣仍存在的國語文教育並沒有啟發性。
余光中以九十之齡過世,被以文壇祭酒稱呼的他,毀譽並顯。蓋棺定位,應會去除權力加冕的桂冠下的污垢,逐漸安置他適當的牌位。但台灣的國語文教育、社會文化氛圍,長期被類似的文化視野洗禮,形成幾代台灣人意義和精神的迷惘,並不只是余光中現象,應該被清理的現象很多。
二次戰後,世界的國家不只戰勝國,戰敗國也一樣,都從戰後意義的廢墟向前走。只有台灣在既非戰勝國,也非戰敗國,而在亡於中國的中華民國類殖民統治下,看重經濟、輕忽文化。戰後的台灣沒有戰後的主體意識、歷史意識,只成了中華民國流亡的復興基地。民主化、台灣化以後的台灣,並未形塑真正的新國家視野,只是「中華民國」的借屍還魂。這都不只是政治問題,而是文化課題。
(作者李敏勇,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