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新聞線上》核電的科學與哲學

(資料照)(資料照)

記者陳杉榮

最近幾波空污,火力發電廠成了眾矢之的,行政院長賴清德已將解決空污列入施政要項。大家都知道,陽光、水和空氣是生命三要素,太陽距離甚遠,人類無法影響,工業化的社會,水和空氣都變質了,變成剝奪生命的凶器。水有源頭,可以圈地管制開發,空氣流動無形,工業廢氣排放無國界,成為地球最大的公害。

工業發展和商業社會的形成,電力供應是最大要素。台灣要獨立於中國之外,要有穩健的經濟發展,建設成強固的經濟體,才能培養政治免疫力,穩定的電力供應是經濟發展的基礎。

賴清德上個月宣布將投入九千億元,達成二○二五年非核家園、二○一九年起穩定供電、空污改善等三大政策目標。政策規劃立意良善,挑戰可是非常的艱辛呀!

為了接近非核家園目標,核一核二機組幾乎停擺,核四廠封存。政府推動綠能發電,獎勵太陽能發電,發展風力發電。但是太陽能發電能量有限,風力發電看似簡單,好像在海上豎立一根風扇就可以發電,事實上技術極為先進困難,台灣不僅毫無技術,海象也非操之在人,「畫餅發電」的大話有點羞人。

停掉核能發電,火力發電變得吃重,空氣污染更加嚴重。以中國為主飄過來的境外空污「操之在人」,但火力發電排放的污染已經不容忽視,台灣的肺病患者激增,和空污絕對有連帶關係。

核能發電是一項偉大的「科學」,在台灣則變成「哲學」,反對者不管科學技術,只在乎存不存在,而不是需不需要;贊成者則因政治力因素,早已示弱。有人戲稱,在台灣只要有人和甘地一樣不吃飯,核電廠就要關起來。當空污越趨惡化,核能的論辯將會重啟,這項能源就像輻射一樣,將會纏繞在台灣人身上。

賴清德在解決缺電政策記者會上曾說:「再轉核能電廠是最後的手段。」明年又碰到選舉,中南部的空污受難縣市,反空污、要空氣,不要「黑鼻孔」的訴求會很強烈,這是大家的問題,誰都不能逃避!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