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歌手演唱會,會有人事先做好功課,重溫一下歌手歷來作品,主要是惡補一些沒流行過的流行歌。冷門歌冷到一個點,就等於全新歌曲,沒有了老歌舊歌附帶的生活回憶,第一次無差別感受,不是最純粹嗎?感覺差別有那麼大,要做功課惡補?
有人聽演唱會都要做功課,那去看展覽要不要事先做功課呢?其實這不是要不要、該不該的問題,只是想不想的選擇題,就看你想要什麼而已。
在博物館看畫展,有時候會分了神看人。有些人看得很豪邁,這裡瞄一眼,那裡一瞥,像隨興走過一個剛好長得很有美感的走廊一樣,讓眼睛爽一下,完畢。其實每幅畫下面都有最基本的資料,如果有需要,也有導賞的耳機提供詳細分析,不用準備,連這樣方便都省掉,會不會有點可惜?特別是難得展出的名畫,走馬看花也不知道這花的花樣所在。可是,花與畫,若是本身就有震撼人心的生命,你要知道它三生三世的命書,才能當一個及格的看客嗎?
我是個好奇心特盛,抱著看報表的心態去看藝術作品的人,習慣了先認識作品的來龍去脈,才去接觸「文本」,覺得這樣才會從某一個高度來鑑賞畫作。最近有朋友去了一趟荷蘭,看了好多梵谷晚期的畫,他提供了一個館方最新的補充資料,因為事關醫學,有些名詞我聽不太清楚,大意是說,梵谷因為患了精神病,腦部對視線的判斷有誤差,他筆下的藍色,其實並非本意,他應該想表達的是綠色才對。這,豈不是一場美麗的誤會?聽完了再把他的星空他的麥田,在腦海裡改換一下顏色,眼睛忽然又濕濕的。
沒錯,以前看到梵谷的畫(明信片例外,因為大小比例跟顏色有差,效果不能比擬),儘管色彩如此濃烈鮮豔,卻總有讓人惻然的陰影壓下來似的。我想,是因為在仔細欣賞真跡之前,就先看了《梵谷傳》,不幸的生平,先滲透在看畫人的淚腺裡面,再反映在每一筆每一抹油彩裡面。
假設一個對梵谷一無所知的人,看他臨終前的畫作,會看出一個色彩錯亂中有序的世界嗎?或者只會覺得:「噢,這些顏色用得很大膽,星星都很奇怪喔。」如果僅僅憑直觀感覺,梵谷的藝術價值,對不知道梵谷是哪位的人有影響嗎?這問題,有點複雜,殘酷點說,梵谷作為藝術家的命運一直在重複,這問題嘛,還是問拍賣行的估價專才比較清楚。
幾年前台北有個莫內的畫展,難得那麼齊全,我盯著每一幅睡蓮,端詳良久,想像著從莫內的眼睛,經過一層白內障的「所見障」的障礙,看到的睡蓮模樣,又想像著要對睡蓮觀察多久,才能在視線有偏差時,依然一片片的憑印象浮現出來,這印象跟我們視力無礙的人又有何分別;是啊,果然如書本所說,是有點偏藍色。正看得入神,同行的人忽然有大發現似的說:「你看,近看著,這些睡蓮都很模糊,站遠處看,卻好像拍照一樣真實啊!」
當時第一個反應就是:「什麼?你連莫內後來失明都不曉得?」回過神來想想,不能從莫內的視點去看莫內,不知道莫內的內情,這些睡蓮難道就不夠內涵了麼?會感動人心的,究竟是莫內的視力,還是他的筆跡?
偉大的作品,不需要背後的故事而偉大,我那位朋友,應該第一次看莫內,也只聽聞過梵谷的名字而不知其底細,就如同天真未鑿的童心看世界,會打動到他的,才是最原始的藝術力量。他是先看了作品,沒有任何功課帶來的包袱,覺得說不出來的與眾不同,不是比我們這種先有資料然後有感的更純粹嗎?
這問題也一樣沒答案,畫家的油墨乾了,作品就屬於讀者了。(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