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共和國》曾昭明/原住民部落傳說 該是台灣的「文化經典」

曾昭明/天朝主義批判研究者

根據媒體報導,在立院九月二十九日的施政總質詢,立委高金素梅對教育部長語氣激昂地質問:「我們(註:指原住民)沒有文字,但我們擁有豐富的口傳歷史、有美麗的文化傳說。我要提醒潘部長,這首歌最珍貴的就是古老的泰雅語,類似你們的文言文,沒有文字的我們,把古老語言視為瑰寶,有文字的你們卻棄之如敝屣,可悲可笑。」

這段發言,讓人瞠目結舌。它何以會「理所當然」地混淆不同層次的語言經驗和語言觀念,值得好好檢視。

首先,我不知道這位立委是否同意或主張中國的論述,將「台灣高山族」列入屬於「中華民族」的第五十六個「少數民族」,但或許該提醒:在「新疆」地區(=一個帶有「帝國殖民」意涵的語詞),中國政府已經頒發規定,從今年九月起,教育機構必須徹底取締維吾爾語。如果堅持認為台灣原住民是屬於「中華民族」這個「帝國性民族」概念下的「少數民族」,那麼,按照中國政府「對少數民族教化帝國語言」的新語言政策,是應該要同時主張取消台灣原住民學校的母語教育的。

然後,現在的原住民語,不是「沒有文字」的。這位立委或許以為「漢字」才算「文字」,但實際上,各族語都有成熟的羅馬拼音文字系統;若干地方行政機構,甚至已開始採用各族語的書面體文字作為正式語言,來發布和流通公文。這點,由於「國語文」建制的緣故,反而是台語或客語區域的政府機構做不到(也不敢做)的事情。

其次,以口說語言而論,台語、客語與各原住民語,同樣是非常古老的語言,乃至沒有任何語言學家可以確定,它們究竟在歷史上起源於何時。無論如何,這些古老的口說語言,相對作為古代帝國的「書面體文字」的「漢字文言」,性質純然相異。一類是口語,一類是書面語,兩種無仝的事物,不該泯滅之間的差異。說泰雅口語等於漢字文言,是受到「漢字帝國主義」影響的「語言意識形態」。

從這裡,也必須指出:在成熟的台語書寫中,「國語文」建制中的「白話/文言」區別,是不適用的。如果依循「言文一致」的原則使用母語(不論是原住民語、台語或客語)來書寫,「國語文」這種「帝國性語言」與「地域母語」(vernacular languages)的區別是明確存在的,但事實上卻必然會解構了「國語文」建制中「白話/文言」的區別。「你咧展啥物寶?少缺人毋捌看過喔?」——請問,這是「文言」或「白話」?

某個意義下,「白話/文言」的區別,是「白話文運動」必然要付出的代價,因為「白話文運動」必須將「帝國語言」與「地域母語」的差異,挪移、錯置和替換為「文言官話」與「民間俗語」的差異,好來為「中華民族」發明「書同文、語同音」的帝國性語言,建構一種「帝國性的民族」——以及,這種「帝族」的「民族性帝國主義」。

最後,這位立委似乎未曾注意到,按照當前教育部公佈的課綱審議決議,「文化經典」類別的選文,不再「獨尊儒術」,也不再以「諸子學」為限,而要求「選材範圍應具時代、思想流派及文體之多樣性」。

現在的決議,按原則來說,從但丁的《神曲》,美國的《獨立宣言》,到卡夫卡的小說,都是可選取的文本。然而,該優先列入的,正是台灣原住民的部落傳說。這是台灣家己的「文化經典」,是比華夏的「天人合一帝國神學」更為古老而原初的事物。在其中,不但有著對人類社會與宇宙萬物的關係,對神與人的關係的「神話思維」,更別說,還有著陸權帝國的「帝國神學」一向缺乏的「海洋」元素。

與其讓我們的孩子背誦古代「天下帝國」的「天人合一宇宙論神學」,不如讓孩子們直接閱讀原住民部落的部落傳說,尚未被加工成「帝國神學」的宇宙論神話。這些部落傳說,保留了漢字文化圈中已被「天人合一帝國神學」所摧毀的遠古記憶,一種「前帝國時代」的人類生活與世界秩序。這樣的「文化記憶」,或許才是台灣人民最該為自己、為人類而守護的「文化資產」。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自由共和國》強力徵稿

《自由共和國》來稿請附:真實姓名、身分證字號、職業、通訊地址及戶籍地址(包括區里鄰)、夜間聯絡電話、銀行帳號(註明分行行名)及E-mail帳號。

刊出後次月,稿費將直接匯入作者銀行帳戶,並以E-mail通知。
文長1200字以內為宜,本報有刪改權,不願刪改者請註明;請自留底稿,不退稿;若不用,恕不另行通知;請勿一稿多投。

《自由共和國》所刊文章、漫畫,將於 「自由電子報」選用,不另外奉酬。
Email:republic@libertytimes.com.tw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