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邦媛教授所著的《霧起霧散之際》。(天下文化提供)
齊邦媛教授。(天下文化提供)
在時代裡的人,所親歷和感知的時代,和後代的人所理解的,應有所不同,文學作品因此留下了一條線索,文學評述又讓這軌跡更清楚,這是我讀齊邦媛教授《霧起霧散之際》的初步感受。
我一直沒見過齊教授,直到一次聆聽她的現場演說,那是二○一三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在康寧祥《台灣,打拼》的新書發表會上,齊教授以九十高齡,清朗堅定的聲調,站在台上,對著滿場五百多名聽眾,誠摯地訴說著她的時代情懷和願望,讓人動容。我遠遠地站著聽,忽然連結起對她父親齊世英先生的模糊印象。時代的聲音。
齊邦媛教授這樣的期許和態度,從來沒有變過,當我讀著《霧起霧散之際》時,從行文語氣到字裡行間,一再迴盪。這是一本深切寄託著她時代關懷和情感的書。這本書在廿年前曾經出版過,原名《霧漸漸散的時候》,當時不曾注意,二十年後重新讀來,有著更深刻的感觸和理解,然而,對於書中各篇中不時出現的「中國」、「台灣」等語,也時有一種錯位感,我一再還原時代坐標,才得以釐清文中的「中國」所指。
對我這一世代的人來說,中國是一個開始修正並轉化的概念,當然也不是所有的人。我這樣說並沒有貶意,這樣一種錯位感,在當年讀到《中國現代短篇小說選析》時,就已出現過,目錄上作家的名單從張愛玲接到鍾理和、林海音、司馬中原、段彩華、白先勇……止於商晚筠。但是,所謂的「中國」就只有這些作家嗎?阿城不算嗎?白樺不算嗎?那是我當年的疑惑。現在當然明白,那是一個漢賊不兩立,鐵幕尚未打開,而台灣代表著中國的年代,但很快就不是了。對後代讀者和文學研究者來說,理解這樣一種源頭,更能明白書寫者的興寄所在。反過來說,在當今中國官方所認可的作家名單中,也不會有流亡海外的廖亦武、馬建、李劼等人,但或許會有陳映真。時代的弔詭。
回到書本身來說,這本書分成兩卷,卷一以整理歸納台灣文學自一九四九年,五十年來的重要作品書序,以及文學研討會上宣讀的論文為主,有十五篇;卷二是書評,有二十七篇,共四十二篇。如果以書中收錄最早文章〈《印度之旅》的深意〉)(原題〈東方的禮讚〉)的寫成年代來看,從一九七○年到現今,也近半世紀,跨度驚人。這種時間的長度所顯示的文章列序,因此也帶有一種史詩的壯闊和觀照,在台灣這樣一座海島上激盪不已。這種激盪在於,島嶼本身還同時承載著原有的南島文化和殖民所引入的異國文化,這種因緣際會的史的交會,正是台灣至今辯詰不已的紛爭所在,卻也構成一個糾結纏繞的豐富文本。從整體的閱讀來說,齊邦媛教授雖在書中感嘆著中國史詩作品的難以寫就或出現,籠罩全書的,卻也是這種濃重的史詩情懷,形塑一種波瀾壯闊的文學情感,帶我們重回六○年代以來的台灣。
若就卷二書評的部份來說,讀者可藉此重新回味曾出現於台灣文壇的重要作家和作品,回憶起作家初昇時的容貌,也可以看出作者如何解讀引起她共鳴的傑作。出身外文系,又赴美深造的她,並不以當年最流行的,以冷靜分析著稱的「新批評」來從事評論,反而以洋溢著熱切情感的筆鋒,來揭示作品的時代意義,性情可見一斑。她的書寫切入點也同時帶著對時代的切身感,把文學置入時代的場景,不願青史成灰。然而,我更看重的是卷一,此卷是她的關注及功力所在,完整勾勒時代作品的變化,作家特色和重點,讓讀者可以掌握台灣現代文學的發展脈絡,尤其對「反共文學」和「眷村文學」兩種文類的爬梳,用力更深,有一種為時代見證,並免於作品二度漂流的急切感。當然,那樣反共的年代,如今是過去了,反共文學已成陳跡,弔詭的是,如今是作家的自動消音。
書中還有多篇文章都值得反覆咀嚼省思,例如,〈期待史詩〉中談李陵的遭遇,〈《印度之旅》的深意〉)中談異文化間的上下層結構和齟齬,〈文學與情操〉中談美學大師朱光潛的身教和影響,流風遺韻,令人神往。
齊邦媛教授的著述不算多,也因此選入的每篇文章都十分難得,值得一看再看,儘管對有些作家作品的看法,無法完全同意。齊教授更大的事功,在教育,在提攜後輩,退休後全心從事中書外譯,和王德威教授齊力把台灣作家的作品向外國推介,實是金石之功。
寫這篇讀後感,自覺逾矩;讀著這本書時,心中也不時翻動著時代的情感和台灣中國的糾結,難以自抑,落筆艱難。文學作品所喚起的情感本就言人人殊,一時撥開雲霧,瞬間雲霧又襲掩,難有定貌。然而,齊邦媛教授對台灣現代文學的梳理譯介,已是不朽。(出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