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台積電的南京冒險

◎ 鍾國元

歐盟在華商會(European Chamber of Commerce,簡稱歐盟商會)於九月十九日公布二○一七年度報告,指歐洲企業在中國正感受更強烈的「承諾疲勞」,近幾年中國持續保證要進行經濟開放,但未兌現。

今年初,中國推出《中國製造2025》計畫,聚焦十個高科技製造部門,目標在二○二五年從「製造大國」變身為「製造強國」。歐盟商會曾預估,《中國製造2025》將使中國減少對歐盟進口產品和服務,這將導致歐洲損失一七○○億歐元。

以上訊息象徵歐洲對中國本土企業崛起已有警示。在中國持續以政策及國家力量暗助「紅色供應鏈」的情勢下,台灣有沒有應對策略?根據日前賴清德院長所召開的加速投資台灣專業會議,加強公共建設支出的執行率、國營事業要積極投資、經濟部招商中心招商要化被動為主動、鼓勵企業投資台灣,為四大方向。顯見主政者已意識到問題,並提出政策宣示。產業界方面,台積電在南京投資的十二吋晶圓廠落成,投資金額高達九百億台幣,卻是台灣高科技產業的警訊。

即便張忠謀董事長夠有遠見,採取「獨資」,以防機密外流,但中國的商業間諜手法推陳出新,晶圓廠設在南京、聘請中國人才,百密難道不會有一疏?根據「BBC中文網」,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詹姆斯‧安德魯‧劉易斯(James Andrew Lewis)曾在《華盛頓郵報》發表文章指出,中國是美國大多數知識產權盜竊案背後的主謀,表示這類盜竊每年讓美國損失約一千億美元(約三兆台幣)!

台灣還能承擔多少智慧財產的損失?有多少中小企業苦撐待變?大膽西進政策造成原本在台灣的資金、人才、技術被磁吸過去,小經濟體務必要放眼世界,各企業更應該懸崖勒馬,莫再重蹈覆轍。

(作者為金融機構研究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