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從原子彈談政府用人

◎ 葉俊雄

二次大戰期間,美德皆投入諸多人力和資源戮力開發原子彈,兩國分別由量子力學頂尖科學家且為諾貝爾物理獎得主費米與海森堡帶領一群菁英夜以繼日地進行。去年華爾街日報的一篇文章指出,費米不但理論基礎深厚,且喜歡動手實做,而海森堡是位純理論物理學家。畢竟,理論和實做還是有些差異,誠如俗語所說的「江湖一點訣」,此一領導者具有長期累積的豐富實做經驗,造成美國團隊拔得頭籌先開發出原子彈,結束二戰,否則,人類不知要遭受何等浩劫。

國政是很實務且攸關民生的工作,大多數的事務必涉及「人」這一複雜的因子,這與學術研究大不同。此外,做研究有時必須做些假設或限制,以簡化問題,否則可能極難在有限的期間解題,甚至無法解出。而國政絕不能輕易化繁為簡,同時,也要顧及事務的整體性及全面性。在此情境下,豐富的實務經驗往往具有舉足輕重的角色。

林全完成階段性的任務功成身退後,蔡總統任用賴清德為行政院長,獲得大多數人民的認同與讚許。此乃因賴院長有「實幹型人格特質,豐碩完整的政治歷練與高滿意度的政績」,他「更加貼近主流民意,了解民間、市場與企業的實際需求」(自由時報社論)。換言之,賴院長有長期累積的深厚實務經驗,誠如記者鄒景雯所言「豐沛的實務累積是必要條件,否則肯定過不了現實這一關。」(自由時報2017-9-12)

依據林健正教授整理的資料,美國自杜魯門至歐巴馬期間(約七十年),內閣閣員以民選公職及專業技術出身者為主力,企業家及學者任政務官者分別約佔五分之一和十分之一。目前,內閣只做微幅調整,賴院長需要時間熟悉國政及其運作,我們期盼在不久的未來,蔡總統和賴院長能多多任用具有豐富實務經驗的人才為政務官。人才應是「不分黨派、性別、年齡、學位、職位、財富」,為國舉才本該如此,然而,若其核心價值與國家領導者不同,恐有陽奉陰違之虞,而官僚氣息太重者或意識形態根深柢固者,更是實現總統理想之絆腳石。

(作者為旅美台僑,曾任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主任)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