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金恆煒專欄》 從「反提名」到「排藍民調」

民進黨新潮流立委洪奇昌具狀控告民視「頭家來開講」的主持人童仲彥,同時把新聞部經理胡婉玲也告進去,這是一石二鳥之計。告童可以了解,是因為「頭家來開講」連續批判洪奇昌,從「台灣產經建研社」到政治理念甚至私德,告胡,卻是利用民視內部人事鬥爭,挾/助胡以制童;手段不能說不高明。

問題是,用司法、用政治手腕或可箝制「民視」的談話節目於一時,可以使主持人忌憚而沈默而封口,然而能不能夠因此使綠色選民改觀?或者會不會導致反效果,選民更生氣?這才是洪奇昌需要思考的地方。

洪奇昌先是把箭頭對準「民視」創辦人也是民進黨立委的蔡同榮,認為童仲彥是為蔡同榮的黨內初選掃除障礙,這是見樹不見林,只看到「民視」的抨擊而沒有看到綠色選民之怒。北高直轄市長改選結果,民間發動「反提名」運動,初選時要「死當」所謂「十一寇」;「頭家來開講」就是討論與呼應民間的這波連署。洪奇昌與新潮流諸君,只把問題放在「黨內鬥爭」,老實說,並不能解決真正的危局。

支持綠營的「台灣人俱樂部」提出十一寇的「黑名單」,並向民進黨黨中央施壓,表示這些人如果被提名或被列入不分區,絕對得不到「我們的選票」。要問的是,這只是一小撮人或是代表廣大的支持者的意見?黨中央要不要回應?民進黨日前研擬初選的「排藍民調」,顯示黨中央不只回應民意,也確認有此必要。現在,王世堅等十名立委準備提案「排藍過濾式民調」,更進一步「純化」選民,遭到「被抵制者」的抵制是當然的了。尤其也屬新潮流系的立委王拓提案反制,建請黨中央採取經過中常會討論過的「只排除深藍選民的民調設計」,而否決王世堅版本。

「排藍民調」是必要的,民進黨內部已有共識。不同的是,要排的只是「深藍」還是「徹底排藍」?兩方角力還在進行,最後如何定奪,我們不知道。不過,可以討論的是包括王拓、蕭美琴等反對最力的論點,他/她們的理由是,有可能產生「無開拓選票能力的候選人,導致民進黨整體席次下降」。這個指控不可說不嚴厲,然而,能否證成才是爭議點。

這裡涉及邏輯或因果關係。依王拓之說,「排藍過濾式民調」選出來的民進黨候選人就不可能得到淺藍或中間選票,這是「一廂情願」的「印象式」說法。因為無法證實深綠選民支持的候選人不能汲納淺藍或中間選票。王拓強調「候選人的條件」是重要關鍵,那麼有什麼證據可以證明透過「排藍過濾式民調」選出來的候選人「個人條件」不好?反之亦然。再者,也不能證實因此候選人就沒有開拓票源能力。舉一個例子。九八年陳水扁總統參選台北市長,輔選小將羅文嘉怒撕《聯合報》,正顯示藍綠鬥爭之激烈,結果陳水扁拿到四十五.五九%的選票,可見不刻意向泛藍示好,不代表不能汲納中間選票。相反的,一味向藍營拋媚眼或向「中間」靠攏如沈富雄,初選時獨佔鰲頭,結果落選。一正一反的例子,夠清楚了罷。

選票在選民手上。別忘了「選舉制」不只是選賢與能,更重要的是「淘汰制」。尤其在「單一選區」的新選制下,民進黨敢於逆選民之意,已有人提出把票投給「台聯」;這才會「導致整體席次下降」。何況,新選制有利「兩大黨」的搏成,政黨的理念與路線才是選民的區劃與抉擇,而勝負則在哪個政黨能掌握「主流」民意,藉此才能擴大基本盤,才能取得執政,絕非在個別立委的投機取媚。

從「反提名」到民進黨的「排藍」,看到台灣政局的新走向與新局面在選民的主導力,順之者昌,逆之者亡。(作者為《當代雜誌》總編輯)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