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歌仔戲今非昔比

■ 廖瓊枝

今日的民間歌仔戲劇團有著無法言喻的無奈,一方面因著現實面而得將「活戲」當成野台歌仔戲演出的主流,另一方面又希望能有機會以大卡司與精緻劇藝登上戲劇藝術殿堂|國家劇院|演出理想的作品,而這其中的關鍵便是有無充足的演出經費預算;相同地,同一個民間劇團在這兩種場合下對其所屬藝人唱腔身段藝術化程度的要求,也有著天壤之別。

當有些歌仔戲民間劇團人士對戲專畢業生不會演「活戲」而大肆撻伐之際,卻不見有人將野台「活戲」形態搬上國家劇院或各地文化中心或電視上演出;當有人提出「將三千六百萬預算分給所有民間劇團去做歌仔戲薪傳工作,成果一定比劇校更好」的論調之時,卻掩飾了民間劇團在長期虧損下會有停止低報酬的公益薪傳工作的現實作為。

歌仔戲在這三十年來的成長,若沒有重視戲曲藝術的學者專家們的大力推動,相信在電視歌仔戲消沉之後,歌仔戲仍只能在街口廟會酬神娛人。然而今日,在有機會成立國家級歌仔戲劇團供藝人們專注於唱腔身段藝術化鑽研之際,卻出現了反戲曲藝術化的預算之爭,實在令人遺憾。

當然,把一個國家級歌仔戲劇團設立成學校附屬劇團的權宜之計,確實會令人有成效不彰與民爭利的顧慮。然而身為專家學者,既有防微杜漸興利除弊之能,亦有受委任顧問監督之權,何以不思檢討「戲曲藝術化」與「資源公益化」兩者兼得之道,卻只執著於因噎廢食而欲一意封殺。

今天,歌仔戲雖已藉著眾多資深藝人的投入薪傳與戲曲藝術學者專家的認同支持,以劇場公演形式再次復興而逐漸得到社會大眾與政府的重視,但因而自滿不進者,並非歌仔戲之福。

因此,進一步成立「國家級歌仔戲劇團」,致力建立歌仔戲固定曲調與劇本,提昇歌仔戲唱腔身段的藝術化,以期能與西方歌劇、京劇並駕齊驅,並得到國人與世界的推崇,才是歌仔戲界一致應有的態度。

(作者為歌仔戲資深藝術家)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