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熄聖火」的台灣性

◎ 紀文章

二○一七世大運閉幕式的熄聖火演出,在大鼓、小鼓、鑼、鈸與嗩吶等熱鬧喧囂的北管樂聲中開場,主樂器嗩吶高亢而振奮人心的獨奏,將閉幕式處理得喜鬧歡慶而全然不顯傷感;接著加入西方樂器薩克斯風的演奏和伴奏,混搭的編曲,不禁令筆者聯想以漢文化為主體的台灣文化,自十七世紀以來,亦不乏西方文化從不間斷地洗禮與衝擊。最亮眼的是加入了阿美族郭英男先生生前吟唱過、享譽國際的代表歌曲〈老人飲酒歌〉,在這個改編版的吟哦歌聲中,原住民古調毫無違和地融合在客家八音演奏之中,台灣多元族群的交流與對話情境,在此神奇地再現。

在奇妙的音樂伴奏聲中,莊嚴肅穆的號頭哨角隊伍做為出巡前導,接著家將與神將以神秘的節奏感步入會場。家將出陣時神聖的宗教性,同時也兼容了世俗的cosplay表演性;而神將誇張顯眼的手臂擺動弧度,就如田徑場上奔馳的運動選手奮力展開的爆發力,節奏規律而堅定。不管是運動員還是表演者,都在自己的舞台上用盡全力,讓全世界觀眾看到多年的努力成果和國族精神。

閉幕式以台灣民間送神的概念將聖火熄滅,並將這把聖火傳遞給拿坡里,台灣人民也與國際友人一同見證了台灣多元文化的特徵與活力。

(作者為紀錄片工作者、大學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