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如果總統重組內閣

◎ 張世賢

七月十二日自由時報「焦點透視」特稿指出,「一例一休」上路後,從勞工、企業、外商到地方政府等紛紛反映窒礙難行,要求修法的聲浪持續高漲,但行政部門卻不為所動,難道寧可坐視台灣為此虛耗下去,也不肯傾聽人民的聲音嗎?

這是造成蔡政府執政週年來民調下滑不止的典型案例。

另一個令人百思不解的案例是,外交部至今仍強調,「開羅宣言把台灣歸還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在一九四五年即行使對台灣的領土主權」這種不符史實的說法,迥異於民進黨向來的國際觀。種種跡象皆顯示,林全組織的幾乎是國民黨的傳統內閣,民進黨並未在政務上正式輪替,與兩千年首度變天時截然不同。

當年阿扁上台後的內閣部會首長大多為綠營人士,筆者在職的機關即是其一,他上任後立刻密集召開單位主管會報,商討各項不合時宜的工作要點或行政法規,使其公平公正,賞罰分明;有時整天開會,中午吃了便當繼續商討,整個機關就因此動了起來,再也沒有人敢「能撈就撈,能混就混」了。當年在朝小野大的劣勢下,民進黨執政的績效還是遠比國民黨亮眼,原因在此。

然而,民進黨二度執政後的內閣部會,卻承襲了K黨那種死氣沉沉的作風,全無銳意革新的氣象,還帶來一些無人希望看見的致命傷。就以「一例一休」而言,如果相關部會首長像筆者任職的那個綠營首長一樣,積極動員所屬勤訪企業及基層勞工,必能制定比較符合各行各業需求的休假方案。不幸,後來推出的是一些官僚在冷氣房裡商定的K式風格方案,勞方、資方都不滿,還產生物價上漲的後遺症,導致全民皆輸。

顯然,蔡總統信任的林全所組的內閣,已綁住台灣的手腳,眼看著就要錯失完全執政帶來的難得歷史機遇。在黨產和年金改革上雖有若干瑕疵,因用人得當,都能走到正確的方向,但其他諸多政務卻所託非人,導致民眾滿意度低落不振,年輕人尤其焦急不滿。這種用人結果的對比,既然如此明顯,蔡總統能不知所抉擇嗎?

蔡總統讓邪惡的國民黨完全在野,已在台灣歷史上做出無法磨滅的貢獻,她如果能夠展開視野,任用賢才重組內閣,帶領台灣飛躍前進,必將留芳史冊。

(作者為退休研究員,桃園市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