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期待朝野早日完成廢省的歷史任務

一九九六年底,國家發展會議決議凍結省級選舉,次年七月,國民黨及民進黨合作修憲,發揮跨黨派的力量,完成凍省工程。凍省的主要考量在於,簡化行政層級,提升行政效率,降低行政費用,而當時許多輿論則主張,應該進一步廢省,以凸顯台灣不是中國的一個省,而是一個國家。

但在當時,一則因為大中國意識形態作祟,一則由於國民黨中生代卡位戰愈演愈烈,所以廢省未能畢其功於一役,只不過調整台灣省的地位、組織及功能,原來的民選省長、省議會改成官派,形式上還是有一個台灣省存在。照理說,二千年政權輪替之後,應可進一步完成廢省工程,讓台灣省正式進入歷史,使台灣的國家正常化向前跨越一步。可惜,朝野至今仍未處置此一問題。

不僅如此,日前甚至傳出,去年才將二十九人移撥立法院而只剩十名員工的省諮議會,卻以地方議政典藏要務為由,要求再增加人力至二十人。除此之外,台灣省政府員工至今仍有將近二百名。不過,自去年初蘇院長上任以來,台灣省主席及省政委員皆已不再派任。面對不易的精簡成果,省諮議會又將移撥的名額再擴充,這對多年以來致力改革的人情何以堪?在此,我們必須提醒朝野,不能讓台灣省永遠留個空殼浪費公帑,甚至還令人有台灣是「省」而不是「國」的錯誤意識。廢除台灣省,乃攸關台灣國家正常化工程的一環,當大家為正名而奔走努力之際,徹底廢除台灣省才是回應民意之舉,相反的,一再拖延下去對台灣的未來極其不利。

台灣的國家正常化有兩個面向,一是對外,一是對內。對外部分,牽涉到許多國際因素,無法完全操之在我,只能儘量努力。上週,陳總統出訪尼加拉瓜,遭司儀稱呼為中國─台灣總統(China-Taiwan)。此舉顯示,我們在護照加註台灣,對外國名附加台灣,已經引起注意,然而,台灣與中國的糾葛,依舊讓國際搞不清楚,實令人感到無可奈何。

但是,對內部分,大多數都是可以操之在我的,例如中正國際機場正名為台灣桃園國際機場,而廢除台灣省亦為其中之一。如果連國內的部分都不能全力以赴,那麼台灣的國家正常化恐怕難求大突破。台灣一直維持不正常國家的狀況,中國便可以公然對我統戰,連制訂「反分裂國家法」都振振有詞,這絕非台灣及二千三百萬人之福。

近年來,網際網路大行於世,其影響力無遠弗屆,但網際網路竟也成中國打壓台灣的新戰場。為了捍衛主權尊嚴,只要出現台灣遭打壓的案例,台灣網民總是挺身而出,集合眾力向網路版主力爭正名,而許多台灣遭到矮化的情況也因此獲得改善,蔚為一股網民正名運動。

遺憾的是,雖然網際網路屢傳捷報,但在現實生活中,卻經常發生相反的案例,例如,載著台灣遊客周遊列國的華航,是國家出資成立的,卻為台灣的正名做了反宣傳。大家都知道,華航(中華航空公司)的英文名稱是China Airlines,這跟中國的中國國際航空公司(Air China)非常接近,不要說外國人,連本國人都常常混為一談,這對台灣正名明顯有負面效果,朝野不予以正名,令人百般不解。

台灣國家正常化工程茲事體大,大家也知道其中的困難所在多有,包括中國蓄意從中阻撓,故未施壓政府一定要剋期完成。不過,政府仍應有能做就做、儘量努力的認知,結合國人之力一步一步往前推。我們也希望,在野人士能摒棄意識形態,與政府合力達成廢省的目標,讓台灣早日成為正常化的國家。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