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從語言教育產業看新南向

◎ 陳翰霆、謝璧蓮

對台灣從事兒童與成人語言補教的產業而言,一般接觸的都以歐美的環境、文化為主,對有關新南向等東南亞國家市場則顯得相當陌生,透過台師大EMBA「新興市場經營」課程安排東協之都的越南參訪,其中台商經營的富美興新都心讓人印象最深。

創辦人的一句話「富美興是要在越南留下什麼,而不是帶走什麼」,令人省思!從事語言及教育的我們,更驚豔富美興區內的「丁善理紀念中學」,為紀念創辦人並為越南提供國中、高中的優質教育,成立三年就成為越南的明星學校,在微軟的全球計畫「Innovative Pathfinder Schools Program」甄選中,成了越南唯一一所被遴選的學校。

我們透過和負責導覽的學生對話,好奇為何他們的英語能力如同母語人士一樣流利?於是發現,在台灣,不論是正式的學校教育或是補習教育,都把英文當作學科在教學,即是所謂的EFL(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把英文當成外語在學習,所以台灣人在英語溝通能力上普遍不好,容易淪為考試機器。而我們參訪的學校是ESL(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的教學方式,就是把英語當成母語在教學,回歸到語言只是溝通的工具,利用英語來上其他的專業學科。在參訪的過程中也發現,學校非常重視理論和實務並重的教學方式。

使用社群通訊軟體微信和當地人聊天,發現在次文化當中,更能深入了解這個國家的經濟狀況與人民素養,驚訝的也是他們的語言能力,簡單的英文、中文、韓文、日文,他們都會一點,雖然經濟收入條件不佳,但下班後普遍會去補習,語言是像越南的東協國家人民討生活必備工具,更是翻轉人生的關鍵。

所以,新南向政策不能忽略彼得杜拉克對教育的觀點:教育應被視為企業的合夥事業,而且教育最重要的是語言、外交及效能管理能力,因為教育必須滿足社會需要,並且要跟社會結合一起。

(作者分別為語言教育機構董事長兼執行長、台師大EMBA兼任助理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