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台北捷運的粗野乘客

■ 則鳴

來自日本東京和美國華盛頓特區的兩位友人,約我在捷運台北車站月台見面。他們很好奇的問,月台上的玻璃門有何功能?我說我帶你們到淡水捷運站去作實驗。

到達淡水捷運站時,是週日下午五點半,月台上候車的人潮黑壓壓一片。車門一打開,人群蜂擁而上。要下車的人們,必須掙扎一番才能離開車廂。我的兩位外國友人才恍然大悟:原來台北站玻璃月台門的功用,是在區隔上下車人群的動線,免得想上車搶座位的人潮,擋了要下車人們。

在淡水河邊的咖啡屋談到這件事時,我們這三位曾住過波士頓、紐約、華盛頓特區、東京、倫敦、米蘭,而搭過那兒捷運的感想是:台北捷運的乘客群是最粗野的。

這種「敢的拿去吃」的粗野心態隨處可見,例如機車蛇行、霸佔停車位,甚至如國民黨的數千億黨產,或是兩次大選不認輸連鬧六年。

要台灣更美好,一定要知道如何去除這份「敢的拿去吃」粗野的心態—不管是搭捷運的小市民,還是在野的最大黨。(作者為中央級研究機構研究人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