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歐洲「工匠精神」,台灣行不行?

◎ 黃清泰

在我近三十年的教職生涯中,有二十七年在台灣最早實施學徒制的公東高工擔任教師及校長,期間兩度赴歐進修,接受瑞士木工師傅完整的職業訓練,以及考察德國職業教育整體環境。在瑞士期間,我白天在Fierma Zurfhur木工工廠實習,晚上則到伯恩技術學院主修木工師傅課程。

Fierma Zurfhur木工工廠裡的學徒,和我在公東的學生年紀相仿,年紀輕輕就確定人生職場方向,這是因為他們從小學六年級就開始接受職業指導,九年級就在企業當學徒,向師傅習藝,一個師傅帶領五個學徒,技術與身教兼具。企業再送學徒到當地職校上理論課程,而職校的課程,則由企業與學校共同設計嚴謹的學程,這種學徒制又稱雙軌制,由學校和企業共同培養技術人才,是歐洲普遍的職業教育制度,瑞士大約有三分之二的人接受這樣的技職教育。

學徒在工廠實習是有支薪的,並符合當地法令,透過這樣扎實的訓練,瑞士人從年輕時就開始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對於專業非常尊重,因而培養出工匠精神,難怪瑞士、德國能成為世界工業強國。

但這一套在台灣行不通,公東高工創校之始,就發現學生到校外工廠實習會被當成廉價勞工,學不到技術,所以公東高工才會自設「實習工場」,把德瑞學徒制本土化,代替教育部所實施的輪調式建教合作,長年在國際技能競賽中奪得首獎,但這樣會加重學校的設備及師資的負擔,以至於在我離職之後,公東在各方壓力下廢除學徒制。

台灣技職教育的環境以及勞動神聖的觀念,多年來都沒有多大進步,筆者一路走來,深感憂慮啊!

(作者為公東高工前校長、瑞士伯恩技術學院畢業)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