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金額 年限 天花板

◎ 吳耀南

年金改革委員會日前公布初版方案,宣稱將對軍公教職的月領退休金設定最高限額。但筆者認為,在人口老化及財政缺口的雙重壓力下,設定「金額天花板」,還不足以解決問題。對於年紀超過一定年限,或請領年限超過服務年資時,應該再降低給付金額,尤其七十歲以後,應不分行業職種全部等額給付,此稱「年限天花板」。

軍公教在職薪酬高低增減無須評論,其因故在六十五歲之前退休的月領退休金,優於其他行業職種也可讓人理解接受,但是軍公教人員在六十五歲以後的年金給付,與其他行業職種不應存有太多差別待遇。最終,各項年金制度均應回歸社會保險的核心價值,退休金是用來照顧(維持)軍公教退休人員個人的生活,其初衷並非理財致富。至今已退休多年的軍公教人員,先前領取所得替代率過高的弊病,也可透過這個設計自動矯正。

未來十年台灣人口老化、勞動力減損,外匯存底恐將持續降低,如果執政者再任意提高國債,以擴大財政撥補的方式,處理退休年金的缺口,日後政府預算將長期陷入僵化且無政可施的窘境。退休福利的分配過高,會嚴重排擠公共建設與創新扶助的資源,而老人領錢不消費,對於提升國內經濟也沒幫助,所以縮減軍公教的退休福利,已是必要之惡。

比起軍公教退休福利的編列,政府應該給年輕人更優惠的生育補助,因為生育率增加,也會提升國內經濟產值。如果生育率不提升,四十年後台灣人口總數恐將低於兩千萬人。

(作者為退休會計人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