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母語文化豈能棄之不顧?

■張淑芬

筆者前年曾指出,中央研究院「語言所」每年支領約五千萬的政府預算,其經費大部份都是花在古漢語和現代華語的研究,至於台灣人的母語 - 「客家台語」、「台語」的研究可說是微乎其微,若有,也只是把它們當作擬構古漢語的工具。中研院「語言所」身為台灣最高學術機構的語言學研究單位,竟然可以不顧現實台灣社會的需求,一味只在建構古語而忽略本土語言的基礎研究,實在令人無法忍受。

在四月四日的立法院第六屆第一會期,科資暨預算及決算委員會第一次聯席會議中,台聯黨的陳銀河委員再度針對中研院語言所的預算凍結案要求改正缺失,在發言過程中,陳銀河委員向李遠哲院長質詢:語言所必須重視台灣本土語言,不要只是研究西夏語、嘉戎語、蒙古老乞大、八思巴蒙漢語,到底這是什麼碗糕話?為什麼語言所大部份經費要花在這上面,這對台灣人民如何交代?陳銀河委員要求將預算的九十%用在台灣本土語言研究,以解決目前九年一貫母語教學遇到的問題,負起語言學術機構的責任。

李遠哲院長最後答應語言所要將六十%的經費用在台灣本土語言,李院長的承諾陳銀河委員請委員會列入紀錄,這可以說是陳銀河立委將語言所研究本土語言的經費大幅提高,由「零」預算爭取到六十%,身為堅守台灣意識、以台灣文化為主體的政黨,台聯黨的立委確實盡心又盡力,站穩立場堅持到底,不負台灣人民所託。

(作者為台灣母語教育學會理事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