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台灣人民守護本土價值深值兩黨重視

北高兩市的選舉終於揭曉了。國民黨提名候選人郝龍斌當選台北市長,民進黨提名候選人陳菊則當選高雄市長。在此,我們謹向所有的勝選者致賀,並向參與這場民主盛會的北高市民致敬。

郝龍斌得票率不如馬英九,符合先前一般的預料。這是不是隱含馬英九光環褪色了,還有待進一步觀察。而謝長廷的得票率則突破了上次民進黨市長選舉的成績,堪稱雖敗猶榮。高雄市長選舉,原本多數人不看好陳菊,不過,陳菊在逆境中沈著應戰,加上民進黨最後傾全黨之力輔選,乃能以些微差距擊敗對手。

北高兩市的選情雖然不同,但最後階段國民黨與民進黨捉雙對決的態勢,則有異曲同工之妙。在這種緊張拉鋸之下,以無黨籍參選的宋楚瑜,以及台聯提名的羅志明,皆在棄保效應之下遭到排擠。此一事實加上明年立委新選制上路,台灣的兩黨政治應會更加確立,成為台灣新的政治景觀。

這次北高兩市選舉,最受矚目的自然是高雄市部分。在選舉之前,民進黨弊案頻傳,政黨形象大受衝擊。陳菊本人形象清新,又是民主運動的老手,本應不難在高雄伸展拳腳。可惜,民進黨屋漏偏逢連夜雨,在統媒與泛藍的夾攻之下,還把矛頭向內同室操戈,讓關心的民眾搖頭不已。幸在最後階段,民進黨停止內爭,團結向外,終於在驚險中獲勝。

此外,失衡的媒體生態,也是陳菊的不利因素。那些統媒以種種手段,意圖讓陳菊落選,甚至發佈的民調數據,還指陳菊落後十幾個百分點。相形之下,本報六日報導之民調結果,指出黃俊英與陳菊的支持度分別為三十四.三八%及三十四.○九%,乃是最接近選舉結果的媒體民調。由此可見,如何正確解讀民調數據,是未來選舉所有選民更應注意的事。

令人感到欣慰的是,縱使有統媒與泛藍虎視眈眈,陳菊仍然脫穎而出。此一得來不易的戰果意味著,統媒與泛藍的夾攻,以及民進黨的內部紛擾,仍不敵台灣人民擁抱本土價值之心。即使民進黨的施政成績有待加強,但高雄市八年來的市政建設,足令台灣人民對本土價值更加堅持。是以,本土政權更應拿出成績,毫不動搖地守護本土價值。

事實上,這次選舉之前,國、民兩黨都有拚開放之舉,企圖以解除投資中國之限制互相較勁。但隨著進入選舉火熱階段,國、民兩黨的開放聲音便收斂了。由此可見,他們也十分清楚,拚開放不得民心。我們希望,選舉期間高喊愛台灣的人,不要在選後又是另一種音調。特別是民進黨,在本土選民力挺之後,才能保持平盤的成績,更應在未來以深耕本土的政策,回報台灣人民的情義支持。

這次選舉的外在環境,對民進黨明顯不利。但選舉結果顯示,國民黨要在未來追求勝選,不能單單建立在民進黨的失敗之上。這幾年民進黨的政績不無可議之處,然而,國民黨阻撓民生法案、軍購預算,聯共制台、施壓開放中國投資,對台灣的傷害更大。正因如此,有些民眾或許對民進黨不滿,但對國民黨更不放心。這是國民黨在檢討選舉成敗之餘,更值得深思的根本問題。

不論這場選舉多麼激烈,各黨菁英傾巢而出助選,它畢竟屬於地方選舉。未來,新當選的市長及市議員,所應當謹記在心的,是如何回報選民的深重付託,為市政建設貢獻心力。尤其是新任的北高市長滿載市民的希望,如何在既有的建設基礎上好還要更好,或將前任的缺失就事論事予以改革,都會在四年後受到北高市民的檢驗,不得不慎。

(小啟:預定今日見報之星期專論延至明日刊出)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