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台灣國家意識強化趨勢朝野需予正視

根據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的一項調查研究,台灣民眾支持獨立者比去年增加,這對那些親中勢力或追求終極統一者,可說是扎扎實實的當頭棒喝。

在該調查中,當受訪者被問到「如果中國政府允許台灣人民自由選擇台灣的前途」時,有百分之六十二的受訪者表示台灣應該獨立(包含堅持台灣本來就是獨立者),比去年的百分之五十七.一上升了四.九個百分點。當被問到「如果中國政府不允許」時,仍有百分之五十四.一的受訪者認為台灣應該獨立,比去年的百分之四十九.八上升了四.三個百分點。

這項「台灣、香港、澳門、沖繩民眾文化與國家認同國際比較調查」,與一般所做的民意調查有所不同,但其所顯示的趨勢同樣具有參考價值。近年來,行政院陸委會委託進行的民意調查,顯示選擇維持現狀者仍屬多數、維持現狀以後獨立總是多於維持現狀以後統一者、儘快宣佈獨立也多於儘快統一者。事實上,所謂的維持現狀,就是台灣獨立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之外,台灣人民自己選舉國家元首,台灣人民自己制訂法律,台灣人民自己決定前途。尤其是,只要中國以武力恫嚇台灣,意圖影響台灣的選舉,支持維持現狀和主張獨立者,就會大幅上升。這就說明了台灣人民的意志十分堅定,認為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不願意讓中華人民共和國併吞。

台灣人民對主權國家的想望,通過歷次總統直接民選,鞏固了本土政權的確立。現在,只要有人不承認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主張一個中國、九二共識,主張追求終極統一,跑到對岸聯共制台,都無法獲得多數民意的支持。換言之,被推翻的外來政權,只要不徹底認同台灣,便沒有捲土重來的機會,因為台灣人民的台灣國家意識愈來愈濃厚,不可能再走回頭路。

有鑑於文攻武嚇的手段失效,近年來北京領導人除了繼續加強其硬的一手,同時也以「軟的更軟」的方式對台經濟統戰,包括包機常態化、開放中南部農產品銷售中國等,以隱藏「反分裂國家法」中舉世皆知的禍心。而在台灣,竟也有泛藍人士甘當統戰工具,一方面大搞兩岸經貿論壇,為三通直航、更緊密的兩岸經貿交流敲鑼打鼓,一方面則在國內施壓政府鬆綁投資法令,並意圖在立法院修法在「積極開放」之後達到「完全開放」的目的。

經濟統戰之所以成為兩岸促統勢力的重點,並不是如他們所說的要嘉惠台灣經濟,而是想透過經濟甜頭消解台灣人民的台灣國家意識。去年三月北京制訂「反分裂國家法」以來,經濟統戰緊鑼密鼓地展開,就是這種「以經促統」策略的操演。但是,經過一年多,兩岸促統勢力真的如願以償了嗎?答案是沒有。

上述的統獨調查研究指出,從去年到今年,台灣人民的「獨立意識」更加強了。這個現象證明,利用經濟小惠收買人心,對台灣人民沒有吸引力。台灣人民日益成熟的國家意識,已經成為抗拒中國併吞最有力的抗體。我們希望政府能看清此一主流民意,不要被親中勢力的花招所惑,把鬆綁投資法令的毒藥當成仙丹,此時,尤其不能中了利用日月光收購案要求取消百分之四十投資中國上限的詭計。否則,為了討好少數短視近利的人,走上背離多數台灣人民的歧途,最後將兩頭踏空、自取滅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