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我看澎湖公投經驗

◎ 潘翰聲

儘管澎湖賭場公投選票上的簡稱有利於促賭方,促賭方除了大張旗鼓宣傳「博弈非賭博」,還有「每人八萬元」形同期約賄選,投票前一晚,許多人家中也接到電話,表示「法律規定同意一定要去投票」,這場公投因此被稱為「智力測驗」。

其實公投並沒有錯,錯的是把公投當做民意工具的政客!

參與澎湖這兩次賭場公投,我更加堅定信仰民主,相信人民的智慧,不會完全被誘惑和欺騙。而這七年之間往返澎湖,我好幾次在澎湖絢麗的夕陽海風裡過生日,看到青年返鄉的努力,秋冬勁風下的風浪板與獨木舟運動,澎湖人總能化危機為轉機,更妥善運用在地特色。但也看到一些過度水泥化的海岸,糟蹋美景與生態。

未來政府該做的,是讓地方政治和離島建設基金的運用更加透明,否則補助更多錢到離島,反而可能變成「資源詛咒」的負面效應。公權力應鬆綁對青年創業不必要的限制,釋放民間的活力與創意,更積極和公民社會協力合作,細緻規劃發展精緻的在地幸福經濟,確實照顧澎湖底層人民的生計。

另一方面,公民投票制度也到了要檢討的時刻。像賭場這樣影響全國的政策,應該從全國尺度做審慎的政策評估與規劃,並經全民複決,才可開放設置賭場,在中央政策確定的同時,也做好配套,才有第二層選址性質的地方公投,而不是馬政府所遺留的顛倒程序。因此,立法院應研究刪除《離島建設條例》第十條之二的賭場公投條款,杜絕再次撕裂地方社會的副作用。地方政府和地方選委會在兩次公投程序中,被質疑不公正的情況,也是修改公投法的重要參考。

(作者為樹黨策略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