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膛炸 談戰車的砲歷書、履歷書

◎ 吳人中

日前,陸軍一輛「勇虎」戰車在進行訓練時發生砲管膛炸意外,有前旅長舉例研判,可能是砲管鋼質彈性係數疲乏所致—每根砲管都具其可射擊砲彈發數,平均用到約七成即會更換—但倘若戰車砲原建置的「砲歷書」因戰車翻修而未延續原砲管使用射擊發數記載,就無法確切掌握砲管壽命,因此建議國軍後勤單位完整檢視砲管使用砲彈發射數,避免類似事件重演。真是後勤單位該負責任嗎?

國軍雖已建置維保系統多年,但戰車的「履歷書(記載車輛使用參數狀況)」或「砲歷書(記錄砲管射擊數量狀況)」都是隨裝備配賦,使用單位的翔實登載,才可確保紀錄正確無虞。但單位每次使用、射擊後會如實記載的能有多少?會在每次裝備演訓、移交後主動核對、更正後勤資訊的又有多少?不斷流失的地區、野戰基層保修人力與調動頻繁的車長、戰駕讓這項要求幾乎無法全面落實,唯有部分單位仰仗盡職負責的幹部與保修人員才可達成。

就像車輛進廠維修,原廠可以了解里程及車況,卻無法精確判定駕駛的行程與用車習慣一般—也許有人會說看行車記錄器不就得了?因此可據以思考研究改良,在戰車上加裝感測器,讓基地級後勤單位全程掌握,但必定要就資安與成本面謹慎考量。

刻正調查本事件的重點,應首先對事故砲管殘餘部分進行成分、金相分析,以釐清原因係異物堵塞或鋼材疲乏所致—如美軍類似事件,均由其陸軍貝內特(U.S. Army Benet Labs)實驗室進行判定—之後,才能對症下藥—針對人員訓練、檢查程序部分加強或是就同批號砲管特檢汰換,後續加強維保資訊正確與完善。

(作者為陸軍少校,台北市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