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李筱峰專欄> 童言與鳥語 / 從「阿扁騙我爸爸!」談起

「阿扁騙我爸爸!」一個大約四歲的小孩,面對著電視記者的攝影機講出如此充滿政治味道的語言。他的爸爸─甫辭去立委的李文忠,伸手要去摀小孩的嘴,已經來不及了,話已經溜出了口。一個四歲小孩如何知道阿扁總統騙他爸爸呢?當然這是聽他爸爸在家裡的言談學來的。

我不期然想起以下三則笑話─

話說在兩蔣戒嚴時代,有一個人發現他飼養的鸚鵡不見了,非常緊張,趕緊跑去警備總部報案。警總人員看他煞有介事,就問他:「只是遺失一隻鳥,有需要這麼緊張嗎?」鸚鵡的主人鄭重回答說:「我是特地來聲明,我不同意我那隻鸚鵡的政治見解。」

魚夫畫過一則四格的漫畫,敘述一個老先生提著裝有一隻鸚鵡的鳥籠到公園去溜鳥,途中遇到一位年輕人問他:「這隻鳥會說話嗎?」老先生很得意地說:「當然會呀!你聽!」鸚鵡果然說話了:「三民主義統一中國!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年輕人一聽,笑著讚賞道:「真是一句動人的鳥話!」

有一對基督徒夫婦,有一天,在上班的先生突然打電話回家告訴太太說,晚上要邀請幾位同事來家裡吃飯。太太趕緊下廚,忙得不可開交,總算辦好一桌菜席。開飯前,先生想向賓客誇示四歲兒子的聰明,就要兒子帶大家祈禱。孩子說他不會,媽媽說:「就像我今天在向上帝講話那樣說就對了!」於是兒子鼓起勇氣開始祈禱:「我的上帝呀!怎麼突然邀一堆人來,累死我了!」

笑話說完,言歸正傳。在專制政權統治下,連鸚鵡學語都可能惹禍。我們小時候被長輩教導「囝仔人有耳無嘴」,要我們只能聽,不能亂說話,以免禍從口出。現在民主時代,當然沒有這些顧忌。但是從教育的觀點看,我對最近的現象仍不禁感到憂慮。

鸚鵡學人語,純屬發音,沒有意識。但是小孩學大人的話,就不只是單純的「語言聯結」而已,往往更是行為模式、思維方法,乃至意識形態的學習與濡染,因此不可不慎。

台灣近年來隨著藍綠陣營的政治鬥爭,雙方劍拔弩張,動輒意氣用事,喜怒好惡形於色,也要小孩一起跟進。君不見紅衫軍上街頭時,竟然有小孩公開朗誦打油詩,要送阿扁總統上斷頭台。而綠營上街對抗時,也有小孩搖旗吶喊。如此透過尚無思辨能力的孩童來表達政治立場,甚至發洩政治情緒,都不符合教育原理,因為這會影響孩童正常人格與理性思維的發展。

被譽為「幼稚教育之父」的德國教育家福祿貝爾曾說過:「讓我們從孩童身上學習,讓我們注意到孩童生活的溫馴忠告,注意到他們心靈裡靜默的祈求。」其意義是說,孩童沒有成人世界的包袱,尚未深受成人世界的感染,反而具有更自由與寬廣的心靈與創造空間,因此有時候反而可以讓成人從孩童身上得到靈感與啟發。然而,我們的家長,不僅不知「以童為師」,卻對小孩灌輸強烈的政治情緒,這是對他們心靈與創造力的斲傷,也是對社會前途的斲傷!」

(作者為大學教授,本專欄文章同時收錄於www.jimlee.org.tw)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