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比GDP保一更重要的事

行政院長林全日前赴「三三會」對企業主演講時特別強調,「誰能增加最多就業,我就第一優先幫忙解決投資問題,就業是(政府)唯一KPI(關鍵績效指標)」。林全更點出,過去台灣經濟發展出問題,主要是國內產業外移卻沒適當產業填補缺口,勞工沒有更好就業機會,形成貧富懸殊與仇富心態,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仰賴投資。但吸引投資,不應該以外商直接投資(FDI)作為政府各部門的KPI,應思考對國人就業是否有幫助。

林全的演講雖然沒有提出增加就業與提高薪資的具體解決方案,卻一語道破近二十年台灣經濟成長的迷思,了解問題的癥結之後,顯然比較容易找到治病的藥方。所謂台灣經濟發展迷思就是GDP成長看似亮眼,實質上是由外部需求所帶動,而外部需求主要來自產業外移中國,再由我方對其出口大量零組件、半成品等中間財所致。換言之,外部需求係以「台灣接單、中國生產」的三角貿易為主。這種外包型的生產模式,固然以三角貿易型態計入我GDP,但實質受益者乃是承包代工國家之生產者(主要是中國勞工),卻無法嘉惠台灣本地的勞工。再者,近年來我勞工從GDP分配的比例逐年降低,相反的營業盈餘佔GDP比例卻向上攀升,顯見勞工拿到的經濟成長果實愈來愈少,落到資方口袋的卻愈來愈多。誠然,所得分配不均是全球化產業分工的後遺症,讓資方得以找到更便宜的替代勞工,但貧富差距、所得分配不均若不儘速消弭,勢必加劇社會的矛盾。

其實,GDP只是一個量化的數據,若不優化其內涵,使其成長確實能夠造福多數民眾,則盲目追求GDP成長,作為施政良窳的指標,得到的很可能是一種美麗的幻影,而人民卻依然無感。尤其,在全球化的潮流下,國際分工已打破了時空的隔閡,全球勞動力處於相同的競爭平台,於是資方擁有絕對優勢的籌碼,而勞工則在競爭激烈與替代性高的劣勢下,薪資不但無法成長,更有倒退的趨勢。這些都沒有在GDP中反映出來。因此,追求GDP的亮麗表現之際,更應該檢視其所代表的意涵,是否與多數民眾的就業、薪資與各項福祉產生正相關,如此的GDP成長方有實質意義。

林全院長既然強調,增加就業是政府檢視企業投資的唯一KPI,顯然已經找到了經濟困境的病因。過去台灣GDP的成長,其實是產業發展遇到瓶頸,卻以外移作為轉型的替代方案,利用國外(尤其中國)的價廉勞動力作為續命仙丹,所營造出來的迴光返照。可惜的是,在這種微弱的成長亮光下,就業機會停滯,實質薪資倒退等,都被掩蓋了。直到中國成長趨緩,也在推動產業轉型,紅色供應鏈崛起,成為台商競爭對手,導致我對中國出口嚴重衰退,且今年我投資中國廠商虧損家數已經超過半數,三角貿易似乎走到了盡頭,才迫使政府不得不正視問題的嚴重性。

平心而論,儘管GDP的實質意涵受到質疑,而且也淪為各國執政者自我吹噓的神話,卻仍不失為衡量經濟成長或衰退的重要指標,難以廢棄不用。然而,政府的施政績效在參酌GDP之外,更應提出攸關民眾切身利益的指標,作為努力的方向,以補足量化數據之外,人民實際生活水準的提升。綜合上述的討論,顯然就業與所得的提升、產業在地化生產、經貿多元化、降低對單一市場的依賴,應成為新政府在經濟領域上努力打拚的目標。政府施政以增加民眾福祉為唯一的KPI,方可擺脫保一的口舌之爭,多做些有益於多數民眾的好事。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