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韡薰
在托嬰中心工作的這段時間裡,我已經服務了大約兩年。起初,我懷著滿腔熱忱,認為自己肩負著教育未來國家棟樑的責任。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現實情況逐漸磨損了我的熱情。剛開始時,我總是盡力滿足家長的需求,並嚴格遵守機構的規定。
在托嬰中心工作的這段時間裡,發現了現實與理想間的落差。圖為「公共托嬰中心」。示意圖,非文中所提單位。 (資料照)
隨著經驗的累積,我逐漸發現了一些現實與理想間的落差,以及難以持續滿足的情況。首先,機構內部的結構性問題是每個托嬰中心都可能面臨的,例如主管與下屬之間、老師與老師之間、以及老師與家長之間的溝通和協作問題。然而,今天我想討論的是,我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家長挑戰。
有一次,一位家長拿著孩子的碗前來質疑老師,認為孩子的碗太乾淨,質問為什麼沒有給孩子吃飯。當時接待這位家長的是值班老師,而我是這位孩子的帶班老師。值班老師立即向家長解釋,那天的下午點心是綠豆湯,孩子喝完湯後,湯和綠豆都吃光了,所以碗看起來特別乾淨。不久後,孩子的母親也來詢問,為什麼我們只給孩子半碗飯,而不是整碗。這件事在聯絡簿上其實已有說明,但似乎家長沒有仔細閱讀,便急著來質問老師。此外,這位家長也經常反映,孩子回家後總是感到飢餓。
對於這樣的情況,我想對家長們說明,孩子在下午3點醒來後開始吃點心,點心時間持續到3點半左右,接著便等待家長來接。許多家長都是在接近晚上6點時才來接孩子。如果點心只是綠豆湯,孩子到那個時候餓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下午提供的只是點心而非正餐。在家中,如果家長們沒有讓孩子練習自行進食,而是習慣於餵食孩子,那麼在托嬰中心,老師自然會鼓勵孩子自主進食。這樣的習慣培養對孩子未來的獨立性很重要,而如果孩子進食習慣不佳,自然會影響食量,感到飢餓的情況也在所難免。
另外,這位家長在17:45接走孩子後,於晚上8點才發現孩子臉上有紅腫,並質疑孩子是否在托嬰中心受傷。其實,這樣的情況難以回溯,因為在孩子離開托嬰中心後,發生在家中的情況無法由我們進行調查和分析。家長在接走孩子時也可能因為攜帶方式或自身的衣物配件影響到孩子,而這些細節超出了我們的掌控範圍。此外,我們也有自己的下班時間,需要充分的休息。
對於這些家長,我們非常能理解孩子初次進入集體環境時,家長們那種心疼與不捨。然而,這樣的情感不應該轉化成對老師的過度壓力。老師與家長其實是站在同一陣線的,只有在擁有一致的教育理念下,我們才能夠更好地協助孩子成長。希望家長們能明白,教育孩子是一項共同的責任,雙方的合作和理解才能使孩子得到更全面的照顧與成長。
(作者為托育人員)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
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
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