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回應「2500以上高山 8歲後再上」一文

百岳老查

今(14)日對登山醫學有相當研究與實務經驗的王士豪醫師,在自由時報發表「2500以上高山 8歲後再上」一文,觸發筆者「續貂」之興。登山多年也多次看過此光景,且有越來越多之趨勢,本就打算對岳界提出呼籲,提醒登山社團甚至於是一般的登山散客都應該正視這個課題,嚴予規範,今樂見王醫師先「鳴鼓而攻之」。

我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死。每當社會上發生父母攜帶孩子輕生或是發生令人髮指的虐童案時,社工及警政單位不都發出「孩子是獨立的個體,孩子也有人權,任何人都不能剝奪孩子的生命權」的警告與呼籲嗎?在台灣登山界小有名氣的「黃家小隊」,這對小兄妹打從兩歲起開始就由父母攜帶上山,迄今登過台灣百岳幾十座,他們希望國中就挑戰完百岳(應該快完成了),因而獲得不少掌聲與稱羨,筆者在高山上有幾次與該隊相遇甚至同在一營地紮營,只是筆者並不認同該行為故未與之打招呼,只從旁觀察這一家之「登山行為」。

幼童登高山除了安全問題外,誰又知道會有什麼潛在的影響或後遺?(中央社)

父親黃義良說:「孩子兩歲就登人生第一座百岳,但不躁進,循序漸進走入山林,從一日往返到多天重裝行程,兩個孩子與山的故事,證明登山可以是非常安全的運動。」

是這樣嗎?幼童登高山除了安全問題外,誰又知道會有什麼潛在的影響或後遺?

針對此攜帶幼童登高山案例,筆者曾經在合歡西峰途中,遇到一對年輕父母帶著可能還不會走路的嬰兒登高山,這位父親裝備揹在背部,嬰兒用嬰兒架子掛在前胸,這犯了幾個嚴重錯誤,應予導正及譴責:

1. 除了王醫師說的,孩子對高山的不適症難以表達,除了延誤處理時效外,對日後身心發展會造成什麼程度之「傷害」,誰知道?父母因個人喜好而有意無意地「戕害」幼苗,對此「不負責任」行為,除了道德譴責外,是不是該負些刑責?

2. 山路崎嶇、高低不平、濕滑易跌倒,萬一有個閃失,即使嬰兒不會甩出架子,大人有可能撞到、壓到嬰兒,豈能輕忽,這是不是另類的「虐童」案?

3. 嬰兒架子揹在大人胸前,嚴重擋住眼前視線,攀登時更是難以踩在最準確之腳點,發生跌落或翻滾機率大大增加,旁人光想像就覺得頭皮發麻,父母豈能如此「輕舉妄動」?

4. 攀登山徑,你從前一位山友的背包上下左右晃(擺)動的情況,就可以知道嬰兒被放在架子內之晃動程度絕不會減少,嬰兒頸骨發育還處脆弱階段,經此三晃兩晃會發生什麼後果,又會產生多少後遺症,可能連醫師都無解?身為父母親的你怎可以如此大膽?於心又何忍?

5. 絕大多數廠商都未針對幼小孩童設計、製造登山裝備,故孩童並不適宜登高山尤其是長天數的高山縱走行程,若說要提早給孩子一些經驗,實在是設想太多,揠苗助長,愛之適足以害之也?

6. 山林管制單位允宜會同醫生專家學者等,針對孩童申請登高山予以適切規範(界定上當然會有些難度),公權力似該「強力」介入,否則在高山上與幼童「不期而遇」的情形會越來越多,待出問題了再來「限制」,也許太遲了?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