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空間裡任何人為的物件都有其存在的意義與目的,都是非中性的,而學校既是學生們受教育的場域,在校園裡擺放銅像自然是希望學生學習、效法銅像所欲表彰的人物或價值。
銅像背後所欲表彰的是蔣氏本身、以及在他所統治之下的台灣。
那是個血跡斑斑的時代,在蔣氏的批准下,大量的軍隊登陸了台灣,展開一連串的鎮壓與屠殺,發生在1947年2月28日,那是蔣氏與台灣人民的第一次接觸。之後,隨著國民政府來台,全島宣布戒嚴,一段被喻為白色恐怖的黑暗時期旋即展開,難以計數的知識份子因為對黨國體制發出異議而被捕下獄、甚至慘遭殺害,而有更多的無辜民眾遭到情治單位懷疑或誣陷,在沒有審判、甚至是遭到刑求的情況下承受莫須有的罪名,這些,是學生們每天走進校門看見的銅像生前的作為。
如果你問,這些作為不都是蔣介石為了保護國家不被萬惡的共匪滲透而行的必要之惡嗎?那你該想清楚「國家」所指稱的是什麼,這些作為所保護的,又是什麼?
憲法第二條明示國家之主權屬於國民全體,國民就是國家,倡議民主、還政於民的楊逵和雷震是國民,倡議台獨等眾多異議者也是國民,而統治集團並不能代表國家,統治集團的利益也不是國家利益。然而,以蔣氏為首的統治集團卻假託國安之名關押、殺害了成千上萬的只是發出了自己的聲音、甚至從未發聲的國民。由此可見,白色恐怖時期種種殘酷的暴行欲保護的根本是蔣氏的利益與權力,而非由全體國民共同組成的國家。也因此,把「保護國家」當成是蔣氏的功績而立像紀念他是十分荒謬的行為。
或許你也會問,蔣氏真的有那麼十惡不赦,一點值得稱讚的地方都沒有嗎?當然不。每個人的一生都有功有過,不可能一輩子都在做壞事。但請別忘了我們在討論「校園裡」的「銅像」,假如只要有功之人都能在校園內立碑立像,那把校園裡的樹都砍光恐怕也不足以容納為數眾多的對台灣有過貢獻的人的銅像了。蔣氏的所作所為和其所代表的時代,在在反映出了獨裁、威權和蔑視人權的價值觀,這些事蹟與價值觀不僅不值得為其立像紀念,從教育的角度看來對學生價值觀的形塑無形中也會產生不良的影響,試問,你會希望自己的孩子學習、效法這些價值觀嗎?大多數人應該不會。綜上,以正義之名,也以教育之名,我們應該支持蔣介石銅像退出校園。
當然,也許你會堅持銅像的存在是中性的,他中立的承載一段歷史,不預設任何立場而自由的任人評斷其功過;甚至你會認為,銅像就是銅像,只要自己別胡思亂想他就不具任何意義。一尊這樣單純的銅像,為什麼要大費周章的把它移走呢?因為身為社會群體的一份子,我們必須具有同理心。有一群人,他們永遠也不會覺得銅像是中性的,他們永遠也不會認為蔣介石值得我們立像崇敬,他們是蔣氏統治期間的受難者,以及其家人和朋友。據法務部統計,光白色恐怖時期的「政治犯」就高達20幾萬人,其中不乏慘遭殺害的人們。試想,被蔣氏政權送進綠島監獄關了幾十年的人們,看到仍遍布全國的蔣介石銅像時能不恐懼、不憤怒嗎?如果你無法接受殺害自己至親的兇手被製成銅像擺進自己孩子每天上學的校園,你也不該苛求受難者的家人接受他們的孩子,每天在擺放著破碎了自己家庭的主事者的銅像的校園裡嬉戲、學習。
我們認為人人在使用公共空間與公有設施時都有免於恐懼等負面情緒的權利,或許,你真的認為拆不拆銅像事不關己,甚至是多此一舉,但試著想想另一群人的生命歷程,你一定也會支持銅像退出校園。
至於從校園中移除的銅像該怎麼處理呢?我們認為可以將銅像移往慈湖公園。身處民主社會,儘管客觀上蔣介石犯了許多錯,傷害了許多台灣人,我們還是必須尊重每個人的價值認同與選擇,我們認為這樣的做法將可使不認同蔣氏的所推崇的價值和對其感到恐懼、憤怒的人們不再被迫要在校園等公共空間看見蔣氏的銅像,又可保障希望紀念蔣氏的人們的權利。此外,我們也並非希望將蔣氏及其歷史從人們的記憶中抹去。將銅像統一擺放至慈湖公園,並在公園內設置博物館,完整的公開威權時期的史料、機密,將可使人們正確的了解並記憶這段歷史,進而從歷史中得到反省與反思。
這才是銅像該扮演的角色。
(台中一中高二學生,經作者同意轉貼自舉手發言 Hands Up臉書)
其他舉手發言的轉型正義相關文章:
【離喚】拆銅像教戰手冊(上)
【離喚】拆銅像教戰手冊(下)
【離喚】淺談轉型正義
【JSL】各國轉型正義簡介-系列一-台灣的二二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