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從奇美博物館展演看本土文化斷層

由許文龍先生費心創辦之奇美博物館新館年初正式開張,襯以園區遼闊壯麗的外觀,成為大台南新聚焦的景點。(資料照,記者吳俊鋒攝)由許文龍先生費心創辦之奇美博物館新館年初正式開張,襯以園區遼闊壯麗的外觀,成為大台南新聚焦的景點。(資料照,記者吳俊鋒攝)

◎謝博光

作者表示,吾輩若不苦心孤詣著力於年輕一代的本土文化傳承,則其必將斷層乃至土崩瓦解,此絕非危言聳聽,值得吾人再三深思!圖為許文龍客串導覽。(資料照,記者吳俊鋒攝)作者表示,吾輩若不苦心孤詣著力於年輕一代的本土文化傳承,則其必將斷層乃至土崩瓦解,此絕非危言聳聽,值得吾人再三深思!圖為許文龍客串導覽。(資料照,記者吳俊鋒攝)

位於台南都會園區,由許文龍先生費心創辦之奇美博物館新館年初正式開張,襯以園區遼闊壯麗的外觀,成為大台南新聚焦的景點。這位本土性強並秉持良心經營的企業家,終於實現從小發願創立博物館的夢想,也讓全民參與藝文陶冶的創館理念邁向一個新的里程碑。包括兵器、樂器、雕塑、繪畫、動物標本等,展品琳瑯滿目,進場民眾絡繹於途,雖2月份起開始收費亦不減洶湧人潮。

其中每天5場的古典樂器演奏為展場的最大賣點,常座無虛席。解說者透過鐵盤、滾筒、紙捲等的牽動,讓已百歲高齡的歐美古樂器找回往昔的韻律,重現一世紀前的喧鬧場景。而由館方自行以紙捲製作多首本土歌謠樂譜如「望春風」、「燒肉粽」等,臨場操演時每能獲得如雷掌聲並起而附和吟唱,而以年長者反應最熱烈,台上台下陶醉在一片怡然和樂的氛圍,儼然一場豐盛的視聽饗宴;反觀年輕的聽眾常是張目結舌,一臉茫然不解的表情。

年輕的一代,幾人識得鄧雨賢、李臨秋這兩位「望春風」的作曲、作詞者?──儘管它自30年代問世以來,一直是最受歡迎的台灣歌謠;儘管2000年官民合辦的「歌謠百年台灣」活動中,該曲獲得最受歡迎老歌第一名;儘管長榮航空客機起飛時,會播放其所屬交響樂團此一歌曲的演奏版本。以此歌謠的知名度尚且淪落若此,遑論其他千百首的在地民謠?以演唱台語歌曲為主軸的江蕙,在本土歌曲被刻意打壓並淪落一片低迷聲中,竟能締造一票難求的「奇蹟」,著實出人意表之外。

是什麼樣的緣由讓現在的年輕人斷了台灣這塊土地的臍帶,而造就他們對本土的陌生與漠然?年輕人不屑講「媽媽的話」已是普遍現象,進而對長輩與兒孫以母語交流竟也提出質疑或表示不解,但可曾知道:他們父執輩所講的台語,是集商、周、漢文之大成、一種全世界最古老而典雅的語言?在詩經、易經等古文裡都可以尋得其蹤跡!像「請裁」是雍容有度的「請你裁決」,不是一般認知的「隨便」那種浮面的意涵;「斟酌」是「留意」倒酒的動作不使溢出,兩詞的意境高下立判;又:「細膩」比起「小心」哪裡粗鄙了?

舉上述本土歌曲與語言已漸斷層並有朝一日恐將消失為例,可概知台灣文化淪落之岌岌可危。前陣子還甚夯的三太子眼看已退燒,如果不能持續煥起下一代的熱情,則廟會文化難保不會飛灰湮滅,而這正是本土元素之一啊。趁老成凋謝之前,吾輩若不苦心孤詣著力於年輕一代的本土文化傳承,則其必將斷層乃至土崩瓦解,此絕非危言聳聽,值得吾人再三深思!

(台電退休課長、奇美博物館志工)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