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自由廣場》混齡教學 跟進國際趨勢

◎ 陳太興

台灣的偏鄉小型學校朝向迷你化發展相當顯著,一些經濟弱勢區域甚至早已承受學校可能消失的壓力。值得注意的是,學校整併並不純然是教育或財政議題,更潛藏著政治角力與社會正義的糾葛。在官方整併政策的運作下,只有少數偏鄉小校能勉強存續。的確,廢校幾乎等同於廢村,弱勢地區失去學校機構的支撐,很可能加速崩解,政府不可輕忽學校在偏鄉社區中的象徵性與實質性的功能。

學校在偏鄉社區中有象徵性與實質性的功能,弱勢地區失去學校機構的支撐,幾乎等同於廢村。(資料照,記者張嘉明攝)

然而在台灣的國中小學,不論學生數多寡,總是按年級編班與編配師資員額,在全世界中確屬異數。在不計教育成本效益,保障學子就近入學、捍衛社會公平的價值下,偏鄉迷你學校的品質難以令人信服。

筆者曾親眼目睹一所分校共有五個不同年級學生,被安置在五間教室,共有五位導師和一位科任教師負責教學,這尚不包含非編制外的支援教師。呈現出的教育景象是:偌大校園生氣匱乏,每間教室的學習氛圍更是低迷冷清。在教育資源的公平表象下,學生受教品質卻未得到相應的一致性。在關注只求有學校,而忽略求好學校的情勢下,保住迷你學校,未必能保障學生基礎學力。

放眼世界,在學生數有限的情況下,實施跨年級的混齡編班,成為各國普遍的做法。由於跨年級混齡教學通常位於政治經濟較為弱勢的偏鄉地區,過去並未受到足夠的重視,甚至認為混齡教學是落後、次等的教育體制。然而在上世紀九○年代開始,得力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國兒童福祉基金會、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的經費贊助,以及在相關學者的關注與研究下,一些發展中國家的混齡教育制度獲得創新動力,混齡班級的有效教學策略也不斷地推進,藉由學習成效的檢視,新世代的偏鄉混齡學校呈現出新風貌,袖珍學校也能發揮教育威力已然被證實。

在面對偏鄉小型學校日趨迷你,跟進國際趨勢,採行跨年級混齡編班,成為廢併校以外的新選擇。透過師資隊形的調整,課程教材的重組與教學策略的改變,將可增進學生學習成效,並為營造偏鄉迷你學校的新氣象,為重振偏鄉地區子民的教育品質,帶來新的契機。

(作者現任大學師範學院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自由共和國》強力徵稿

《自由共和國》來稿請附:真實姓名、身分證字號、職業、通訊地址及戶籍地址(包括區里鄰)、夜間聯絡電話、銀行帳號(註明分行行名)及E-mail帳號。

刊出後次月,稿費將直接匯入作者銀行帳戶,並以E-mail通知。
文長1200字以內為宜,本報有刪改權,不願刪改者請註明;請自留底稿,不退稿;若不用,恕不另行通知;請勿一稿多投。

《自由共和國》所刊文章、漫畫,將於 「自由電子報」選用,不另外奉酬。
Email:republic@libertytimes.com.tw

編輯精選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評論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