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賴中強
台、中雙邊貨貿談判連續三天在圓山舉行,除了「四十八小時限期通關」引發食品安全嚴重疑慮外,中國最主要的訴求就是「經貿正常化」,要求台灣取消管制中國農工產品進口。
根據國貿局網站資料,截至十月為止,我國輸出入貨品分類表中仍有二二○七項產品禁止中國貨進口,並有三三○項產品有條件允許中國貨進口,約佔全部貨品品項一一五七四項的二成。其中狹義農產品(貨品分類第一章至第十四章)七○七項,農產加工及調製食品(第十五章至第二十四章)三二○項,其他工業製品(第二十五章至第九十七章)一五一○項。這些農工產品都是台灣加入WTO時,經檢討如對中國開放將造成重大經濟社會衝擊的產品,因此,由台灣片面管制中國貨進口。
對於中國「經貿正常化」的要求,馬政府究竟打算如何因應,官員前後說法不一,直到上週五晚上,經濟部公布「ECFA貨品貿易協議說明資料」,揭露我方的談判立場是:一、循序漸進,不能一次統統開放。二、對於涉及糧食安全、基本安全及偏遠地區少數民族就業需求等敏感項目,不予以開放。更值得注意的是,該報告並以「台灣農工產品關稅調降,但排除七○七項管制性農產品,大陸農工產品關稅全降」為模擬情境,使用GTAP模型推估出貨貿協議簽署將使台灣GDP提高一.六三%。
至此,經濟部「承諾對中經貿關係正常化,最終取消管制中國農工產品進口」的立場已圖窮匕見:一、貨品分類第一章至第十四章的七○七項狹義農產品將爭取繼續維持管制。二、三三○項農產加工及調製食品將爭取分年開放。三、一五一○項其他工業製品將爭取分年開放。而所謂循序漸進,比照「五籃子降稅」模式,可分為立即開放、五年後、十年後、十五年後開放。而這還只是經濟部的談判立場,最終談判結果可能更糟。
台灣真的要為面板與石化業十大財團利益,擴大開放中國農產加工及調製食品進口?我們真的該為此犧牲食品安全,農民權益,犧牲鋼鐵、紡織、電器電纜、玻璃、陶瓷、橡膠、汽車零件等內需工業的勞工生計?
(作者為經濟民主連合召集人)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自由共和國》來稿請附:真實姓名、身分證字號、職業、通訊地址及戶籍地址(包括區里鄰)、夜間聯絡電話、銀行帳號(註明分行行名)及E-mail帳號。
刊出後次月,稿費將直接匯入作者銀行帳戶,並以E-mail通知。
文長1200字以內為宜,本報有刪改權,不願刪改者請註明;請自留底稿,不退稿;若不用,恕不另行通知;請勿一稿多投。
《自由共和國》所刊文章、漫畫,將於 「自由電子報」選用,不另外奉酬。
Email:republic@liberty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