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自由廣場》拖死高等教育

◎ 康復明

考季,被煎熬的不再是考生及家長,反而是眾家大專院校。

台灣高教機構出現前所未見怪現象:包括大學,尤其是中後段班私大,為了順利度過一○五、一○九及一一二學年生源懸崖大限,早把百年樹人理想拋諸腦後,校訓一律改為「招生第一」、「留住學生第一」並嚴格要求;大學教師淪為推銷員,被迫兼做行政以協助降低成本外,更忙於找學生拚配額湊點數。

為因應社會責難,教育部推出「高等教育創新轉型方案」以為因應。持平而言,方案對難題的形成與形勢的分析確有用心,但就執行策略,即所謂的「四大執行策略」而論,卻充斥著「以拖待變」思維,明顯缺乏主動解決問題的決心與設計,處處可見消極、被動的官僚遺風。

最顯著的例證是:負責單位局限教育部。坦然言,高教政策擬訂及執行固然是教育部權責,但教改及少子化造成爛攤子的善後,因為涉及大學合併、退場、轉型(如其他文教或社福機構)及軟硬體與人事安置,不管從主管權限、專長及資源(如賦稅獎勵)調度撥用,均需內政、財經等跨部會的合作及支援才能成事,才具誘因,也才能務實可行。行政院應責無旁貸,立即籌組跨部會專案小組接手。

再者,執行依據局限教育部內規,可發揮功效非常有限。創新轉型方案因係教育部主導,執行依據也局限在現有法令及教育部可自行擬訂的行政命令,自然不足以突破現有的法令限制(如校產之歸屬),甚至提供務實誘因(優惠的合併或賦稅獎勵),無法主動、積極出擊。應考慮適用或研擬更符合現實需要的法制,統合相關部會,調度整合資源,以克服或突破現有推動私校退場、轉型或合併的障礙,促成化解現有高教危機,兼收創造資源更有效配置與利用的契機。

最後,高教怪現象之為害,除了大學、老師、學生之外,也殃及社會發展及國家競爭力,馬政府即使交卸政權在即,但為了國家的永續經營,仍應責無旁貸地承擔起徹底解決或盡力緩解的責任。虛應故事、一走了之,乃至推諉卸責都不是一個負責任政府或政黨應有的態度。

(作者為私大教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自由共和國》強力徵稿

《自由共和國》來稿請附:真實姓名、身分證字號、職業、通訊地址及戶籍地址(包括區里鄰)、夜間聯絡電話、銀行帳號(註明分行行名)及E-mail帳號。

刊出後次月,稿費將直接匯入作者銀行帳戶,並以E-mail通知。
文長1200字以內為宜,本報有刪改權,不願刪改者請註明;請自留底稿,不退稿;若不用,恕不另行通知;請勿一稿多投。

《自由共和國》所刊文章、漫畫,將於 「自由電子報」選用,不另外奉酬。
Email:republic@libertytimes.com.tw

編輯精選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評論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