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心理學家看總統

◎ 林耀盛

民意度持續探底的無賴馬政府,儘管民怨四起,這一波內閣改組,再度在「鏡子」內尋找同質性高閣員。學者博奈曾說,我們給予鏡像的地位,無論是聖像、模仿或徵兆,決定了認識的方式。但鏡子有時並非忠實反映肖像,有時是偏離典範,顯現令人不安影像,甚至是交錯變形的構圖。這樣以接班梯隊思維的內閣,不僅是酬庸政治,更是政治家族化的自戀企圖。

思想家班雅明指出,「政治家」和「歷史家」不同。事件已經發生了,政治家總是晚到一步,他們所能做的只是對危機進行管理。歷史家的目光則朝向早已經發生的,而今被淡忘的過去事件。這樣的歷史學家並非是懷舊傷感的人,而是從過去事件中,看到應該去實踐但已被遺忘的承諾。自詡追求第二任歷史定位的馬總統言猶在耳,只是以噁心行徑裝可愛,忽視黨產改革等轉型正義問題,連最基本的危機處理能力都不足,無能標籤如影隨形。

台灣社會長期處於藍綠對抗,就群體的心理分析而言,一個群體往往不去探究什麼是真理或謬誤,而是迷信自身的力量,故容易走上極端,產生憎恨心理。從近來的保釣和阿扁保外就醫議題,又觸動藍綠神經。但馬政府用人哲學是回歸守舊自私的權威力量,引發的不只是強烈的憎恨情結,而是喪失明辨是非善惡價值的論辯思維。

如此政府令人感到噁心。噁心並不是嘔吐,是要吐而又吐不出來的那種虛無存在的感覺。當今台灣社會困局,如何走出「民主內戰」,恐怕不是口號箴言的治理模式可以應付。馬政府若只是一味無賴、自戀和噁心,我們的處境終將成為剝奪影子的自己,在馬式自我中心主義的孤立心態下,我們也終在世界版圖中遺失了身分。(作者為政治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自由共和國》強力徵稿

《自由共和國》來稿請附:真實姓名、身分證字號、職業、通訊地址及戶籍地址(包括區里鄰)、夜間聯絡電話、銀行帳號(註明分行行名)及E-mail帳號。

刊出後次月,稿費將直接匯入作者銀行帳戶,並以E-mail通知。
文長1200字以內為宜,本報有刪改權,不願刪改者請註明;請自留底稿,不退稿;若不用,恕不另行通知;請勿一稿多投。

《自由共和國》所刊文章、漫畫,將於 「自由電子報」選用,不另外奉酬。
Email:republic@libertytimes.com.tw

編輯精選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評論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