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論中原大學書單

█ 陳冠妤

中原大學為了鼓勵學生多閱讀,推出名為「十大經典名著」的閱讀活動,要求學生在大四畢業前必須讀完以下這十本書:羅貫中《三國演義》、曹雪芹《紅樓夢》、張潮《幽夢影》、張愛玲短篇小說集、白先勇《台北人》、金庸《天龍八部》、余秋雨《文化苦旅》、李家同《讓高牆倒下吧》、龍應台《百年思索》以及《鄭愁予詩集》。

鼓勵閱讀原本是一樁美意,但羅列出的作品,卻讓筆者想到台灣文學的問題。

民族的群聚力來自於文化的養成,而文化基礎的培養很大一部分必須深耕自文學,讀過賴和的《南國哀歌》,才能感受原住民的怒吼;讀過楊逵的《送報伕》,才能明瞭身為被殖民者的哀愁與無奈。在這些作品中,台灣的近代史早已躍然呈現,反覆咀嚼,該有的認同與責任自會了然於心。

否則,除了《三國演義》、《紅樓夢》中的長江黃河、才子佳人,年輕學子的心中還剩下些什麼?若有一天他必須向外國人介紹他的家鄉文學,他該如何介紹?

「台灣文學」的定位從日據時代就被提出,隨著台灣民主的進步,這個問題非但沒被釐清,反而更加走入了兩極化。簡單的說,台灣文學包括兩大部分,一大半移植自中國文學,另一部分則以台灣的人、事、物為主體而書寫。這兩種文學同時存在於台灣文學史上是一項事實,然而中原大學這份書單,卻向中國文學嚴重傾斜(十本書的作者,有幾個人在台灣出生?)不僅不符合持平、客觀的教學原則,也可說是漠視對台灣文學卓然有成的耕耘者。

這是對土地、對周遭同胞的關懷與認同問題,而不僅僅是開書單的問題。希望中原大學主事者能有所省思。 (作者從事教育工作)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自由共和國》強力徵稿

《自由共和國》來稿請附:真實姓名、身分證字號、職業、通訊地址及戶籍地址(包括區里鄰)、夜間聯絡電話、銀行帳號(註明分行行名)及E-mail帳號。

刊出後次月,稿費將直接匯入作者銀行帳戶,並以E-mail通知。
文長1200字以內為宜,本報有刪改權,不願刪改者請註明;請自留底稿,不退稿;若不用,恕不另行通知;請勿一稿多投。

《自由共和國》所刊文章、漫畫,將於 「自由電子報」選用,不另外奉酬。
Email:republic@libertytimes.com.tw

編輯精選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評論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