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雷震的中華台灣

■ 薛化元

作為自由主義者,人權、民主是雷震堅持的基本原則,國家、民族情感的落實,應該是與人權、民主的實踐密切結合的,而不應該以犧牲人權、民主做為代價。因此,當外在局勢改變,特別是「共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存在得到國際承認的時候,雷震對臺灣國家定位的主張,便有可能改弦易轍。

一九七○年,雷震結束牢獄之災,馬上面對國際對中華民國的「一個中國」論的支持大幅降低,甚至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做為中國為一合法代表的論調已然成為主流。在此情況下,雷震雖然在情治人員嚴密監控下,雷震仍在一九七一年接受《華盛頓郵報》訪問,明白主張「兩個中國」。一九七一年十月聯合國通過阿爾巴尼亞的提案,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中華民國在聯合國的中國代表權。次年一月十日,雷震對蔣介石總統等五位政府政治權力核心人士,提出(救亡圖存獻議)。

在文中雷震除了要求改國號為「中華台灣民主國」(The Democratic State of China-Taiwan),並認為以台灣地區成立一個國家,「乃是天經地義、正大光明的」,而要求執政者放棄背離傳統政治學國家三要素(土地、人民、主權)的「神話」,不再主張代表中國大陸主權。除了改國號之外,雷震同時也要求同步組織制憲會議,「制定『中華台灣民主國』憲法」,以落實自由民主。整體而言,雷震基於一個中國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認知,深恐台灣在國際社會失去中國代表權的中華民國統治下,中華人民共和國將以繼承中華民國為由,要求領有中華民國統治的台灣。為了避免此一生存的危機,雷震便以獨立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之外的台灣(中華台灣民主國),作為維持台灣主權國家地位的方策。

對認同自由民主,又懷有對中國歷史情感的部份國人而言,雷震主張應該有相當的參考價值:當中國民族主義與自由民主的普世價值不相容之際,揚棄中國民族主義,保衛臺灣自由民主的可能,應該才是合理的、優位的選擇。

(作者為政大台史所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自由共和國》強力徵稿

《自由共和國》來稿請附:真實姓名、身分證字號、職業、通訊地址及戶籍地址(包括區里鄰)、夜間聯絡電話、銀行帳號(註明分行行名)及E-mail帳號。

刊出後次月,稿費將直接匯入作者銀行帳戶,並以E-mail通知。
文長1200字以內為宜,本報有刪改權,不願刪改者請註明;請自留底稿,不退稿;若不用,恕不另行通知;請勿一稿多投。

《自由共和國》所刊文章、漫畫,將於 「自由電子報」選用,不另外奉酬。
Email:republic@libertytimes.com.tw

編輯精選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評論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