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台灣勞工廉價化 世界第一

◎ 吳海瑞

三年未調的基本工資,以月增六百元定案。據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表示,這樣的幅度,是勞資雙方相忍為國,比照物價上漲指數的結果。看似合情,其實不然。

行政院一九九四年所修訂的基本工資計算參考公式,除了考量上述物價指數上升率外,並加計工業部門勞動生產力上升率的一半。這次調整,勞動生產力上升的部分,顯然讓勞方(更確切的說,應當是弱勢的邊際勞工)「自行吸收」了。如果這是偶一為之,看在金融風暴後大環境的不確定性,無可厚非。但事實並非如此。

根據美國勞工局的統計,每單位勞動成本(unit labour costs,美元計價),台灣是長期以來下降最大的國家!在其觀察的十七個國家中,二○○八年與一九九○年比較,台灣下降三十三%,是四個下降國家中幅度最大的。拉近來看(二○○八年與二○○二年),台灣的六.一%,仍居唯三下降國之冠。換言之,台灣是十七個國家中,勞工廉價化最快速的國家。

勞動成本有兩個主要影響因子,一是勞工的薪資(被除數),薪資越高,勞動成本就越高。一是勞動生產力(除數),生產力提升,成本會下降。

誠然,勞動生產力(每人產出或每人工時的產出)的提升,未必然全是勞工的貢獻,如資方投入巨額的自動化設備,亦是功不可沒;但設備的操作與維護,仍然是落在勞工的身上。因此,這個成果必須是共享的。行政院過去會把生產力上升率的一半列為調漲基本工資的參考,想必是基於這樣的理念。

台灣的勞動生產力(每人產出)二○○八年與二○○二年比較,上升三十一%,但實質薪資所得(已調整物價指數)僅增加二%,不及其十分之一。若從這十七個國家的排序來看,台灣生產力的提升是前段班,名列第三;勞工所得的增加是後段班,倒數第四。更凸顯台灣勞工的委屈。

同一期間,韓國的每人產出增加四十八%,反映到勞工的實質所得超過一半,達到二十八%,這也使得韓國的每單位勞動成本上升十九%。但為何韓國企業的競爭力並不遜於勞動成本下降第一的台灣?而處處委屈的台灣勞工,為何失業率反而較高?

這個大哉問,不是三言兩語所能回答。但產業西進、台灣接單中國生產,絕對是問題的核心。而把勞動成本下降放在第一位,無疑是政府寵溺、企業的墮落!(作者為企業經理人)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自由共和國》強力徵稿

《自由共和國》來稿請附:真實姓名、身分證字號、職業、通訊地址及戶籍地址(包括區里鄰)、夜間聯絡電話、銀行帳號(註明分行行名)及E-mail帳號。

刊出後次月,稿費將直接匯入作者銀行帳戶,並以E-mail通知。
文長1200字以內為宜,本報有刪改權,不願刪改者請註明;請自留底稿,不退稿;若不用,恕不另行通知;請勿一稿多投。

《自由共和國》所刊文章、漫畫,將於 「自由電子報」選用,不另外奉酬。
Email:republic@libertytimes.com.tw

編輯精選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評論粉絲團
TOP